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道家视野中的理想人格及其践行之道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道家视野中的理想人格与儒家、墨家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境界和精神气质,其倡导的践行之道也有着迥异的分别,体现了道之精神的“大音希声”般的洒脱飘逸,表现出了独到的内在本质特征。
作者
王国胜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
出处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8-70,共3页
Changbai Journal
关键词
道家视野
理想人格
践行之道
特征
分类号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陈鼓应.庄子夸注今释(上、中、下)[M].中华书局,1983.
2
王国胜.
理想的幻灭与无奈的悲鸣——试论庄子人生哲学的嬗变[J]
.理论探索,2005(3):26-29.
被引量:6
3
王国胜.
庄子人生哲学内在“矛盾”探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7):59-62.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释(上、中、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共引文献
8
1
王国胜.
庄子的理想人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
.理论探索,2006(1):20-22.
被引量:9
2
王国胜.
试论庄子对隐士思想的传承和递进[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2):135-138.
被引量:6
3
李莉.
试论庄子理想人格的形成和建构[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111-113.
被引量:2
4
高旭.
“生的桎梏”与“死的超越”——论《庄子》生命哲学的内在性困境[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2):13-17.
5
钟文龙.
无情世界的心境——浅议庄子哲学产生的社会根源[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2):43-46.
6
葛长龙.
庄子思想的人学意蕴[J]
.理论探索,2010(1):42-44.
被引量:4
7
乌双.
庄子的人生理论及精神的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3):17-18.
被引量:1
8
王国胜.
论道家的治国方略[J]
.理论探索,2011(3):43-4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7
1
杨荫楼.
道家的理想人格试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4(3):63-66.
被引量:3
2
高云雷,傅继伟.
儒道互补 追求融合——陈凯歌传统美学风格浅探[J]
.电影艺术,1997(1):47-51.
被引量:1
3
陈明.
儒道互补人格结构的可能、必然与完成——对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学考察[J]
.北京社会科学,1989(2):4-12.
被引量:2
4
孙明君.
走向儒道互补──对曹植人格建构的动态考察[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0(4):14-22.
被引量:8
5
张梅.
儒道互补与中国文人的心理结构[J]
.东南文化,2004(4):47-50.
被引量:5
6
王国胜.
理想的幻灭与无奈的悲鸣——试论庄子人生哲学的嬗变[J]
.理论探索,2005(3):26-29.
被引量:6
7
李圣.
儒道互补与武术人文精神[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53-54.
被引量:5
8
王国胜.
庄子人生哲学内在“矛盾”探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7):59-62.
被引量:6
9
王国胜.
隐士和隐逸文化初探[J]
.晋阳学刊,2006(3):66-68.
被引量:11
10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释(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引证文献
2
1
葛长龙.
庄子思想的人学意蕴[J]
.理论探索,2010(1):42-44.
被引量:4
2
张海钟.
中国社会团体发展尊儒与个体生活重道的儒道互补人格心理结构探论[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2,43(2):97-10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袁继伟.
论庄子的人生哲学[J]
.沧桑,2010(6):147-147.
2
靳浩辉.
人生如梦——论庄子以梦释理的哲学思想[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5(3):62-64.
被引量:2
3
张冬青.
孙思邈德性伦理思想探析——以《大医精诚》为例[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5):647-649.
被引量:6
4
陈紫芹.
庄子“逍遥”思想在乡村生活类短视频中的体现[J]
.新媒体研究,2021,7(9):95-98.
1
陈徽.
因自然而自由——庄子对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充实与演进[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4):41-48.
被引量:2
2
陈永涌,霍涌泉.
论道家视野中的乐观心理学思想[J]
.青海社会科学,2014(3):38-41.
被引量:1
3
贾昆贤.
道家理想人格及其现代启示[J]
.克拉玛依学刊,2010,13(3):297-297.
4
刘笑敢.
道家视野看风云[J]
.现代哲学,2010(5):98-110.
5
唐劭廉,吕锡琛.
道家视野中的白沙心学[J]
.茂名学院学报,2004,14(2):31-34.
6
任蜜林.
先秦道家视野下的《凡物流形》哲学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4):56-67.
被引量:3
7
熊纪涛.
投壶活动在两汉魏晋时期的道教化[J]
.中国道教,2008(5):24-26.
被引量:4
8
熊纪涛.
投壶活动与道教文化[J]
.寻根,2007(5):56-59.
被引量:1
长白学刊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