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高校矿业人才的人文素质培养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21世纪的矿业需要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分析了矿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指出了矿业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探讨了矿业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的重点,提出了矿业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作者
吴红
机构地区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前沿》
2006年第6期86-89,共4页
Forward Position
关键词
矿业人才
人文素质
培养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7
1
谢和平.21世纪的矿业是最具有吸引力的高科技领域[N].中国矿大报,2002-3-25.
2
汪理全,梁学勤,张吉雄.
采矿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煤炭高等教育,1999,17(3):43-46.
被引量:5
3
鲜学福,王昌贤,王宏图,尹光志,唐建新,曹述刚.
面向21世纪采矿专业办学基本思路的探讨[J]
.煤炭高等教育,1999,17(4):61-62.
被引量:1
4
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二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5
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三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6
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四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7
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五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
7
1
杨继星,赵先卿.
对高等师范体育教育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因素分析[J]
.四川体育科学,2002,21(1):69-70.
被引量:16
2
张厚福.
应重视提高体育院校教师的人文素养[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7(1):72-73.
被引量:6
3
孙广义,张晓宇.
新时期矿业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9):55-56.
被引量:4
4
成云海,鲍鸣.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地下开采空间概念培养研究[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105-108.
被引量:1
5
张志强,张东升,刘洪林,陈辉.
基于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以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建设为例[J]
.科技创新导报,2012,9(23):165-166.
被引量:2
6
高明仕,杜计平.
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到柏拉图的“理性之乐”——再论《采矿学》课程教学的框架充填法[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87-91.
被引量:3
7
徐新林.
聚焦职业院校人文教育[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9(28):48-4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9
1
张桂敏.
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J]
.中国高等教育,2004(19):34-34.
被引量:22
2
古南永.
贫困生的心理“贫困”吗?[J]
.时事(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05(4):67-69.
被引量:2
3
李栓久.
“助困育人”:高校扶贫模式探索[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5):239-241.
被引量:34
4
王少怀,刘羽,黄培明,黎敦朋.
“紫金模式”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与思路[J]
.中国地质教育,2009,18(3):156-159.
被引量:14
5
彭向东,刘羽,黎敦朋.
“紫金模式”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生企业培养方案框架体系与运行机制[J]
.中国地质教育,2014,23(4):41-44.
被引量:9
6
胡波,冯辉,韩伟力,徐雷.
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J]
.复旦教育论坛,2017,15(2):20-28.
被引量:544
7
朱正伟,周红坊,李茂国.
面向新工业体系的新工科[J]
.重庆高教研究,2017,5(3):15-21.
被引量:68
8
吴岩.
勇立潮头,赋能未来——以新工科建设领跑高等教育变革[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8(2):1-5.
被引量:208
9
钟明春,刘名远,林永新.
校企合作何以可能——以福州大学“紫金模式”为例[J]
.中国高校科技,2019(4):77-79.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南华,陈莉.
提高矿业工程学科贫困生培养质量研究[J]
.科技信息,2009(5):17-17.
2
施卫华,吕慈仙,郑寿.
矿业类“新工科”改革的“紫金模式”研究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69(1):103-10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杨澈,朱苗勇,杜涛,刘承军.
“新冶金”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
.中国冶金教育,2022(1):29-33.
被引量:8
2
李军,张成业,戴华阳,陈伟,阎跃观,杜守航,赵恒谦.
面向测绘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体验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
.测绘通报,2022(1):168-172.
被引量:9
3
董宪姝,赵阳升,樊玉萍,马晓敏.
新工科背景下矿业类专业协同育人初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70(3):21-25.
被引量:9
1
罗仙平,邓衍义,何锦龙,饶运章,李晓波.
提升矿业人才就业质量的实践探索[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32(4):30-33.
被引量:1
2
吴超,孙胜,钟旭东.
首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成功举办[J]
.大学教育科学,2012(3):122-122.
被引量:1
3
卫梦舒.
探究矿业专业英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3):350-350.
4
胡云静.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
.科学中国人,2015(2Z).
5
罗映南.
创办紫金矿业学院 为培养中国一流的矿业人才助力——合作创办紫金矿业学院的思路与实践[J]
.中国地质教育,2013,22(2):6-8.
被引量:1
6
解用陶.
联系实际授课 增强教学效果[J]
.地理教学,2001(2):40-41.
7
黄克中,陈俊合.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3(2):78-83.
8
程维国.
国内外农业发展形势[J]
.科技资讯,2007,5(32):183-184.
9
谢长虹.
城市联动 促进就业 亮点纷呈——第三届全国跨区域(秋季)高校毕业生巡回招聘活动“焦作站”暨校企校地合作签约和丝绸之路人才服务论坛活动综述[J]
.人才资源开发,2015,0(23):9-10.
10
贾大伟.
当代中国农村道德发展报告[J]
.河南农业,2008(17):51-52.
前沿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