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上海合作组织“外溢”效应初探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其成员国在反对恐怖主义和构筑新安全观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成功运作国际组织的一个典范。随着这一组织逐渐完善,其“外溢”效应也逐步扩展,对其本身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
丁新科
秦云周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国际关系学系
出处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6年第1期59-67,共9页
Pacific Journal
关键词
上海合作组织
新安全观
“外溢”效应
恐怖主义
分类号
D815.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7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1
商务部欧洲司和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联合课题组.
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研究[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4(1):2-13.
被引量:18
2
夏义善.
“上海合作组织”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J]
.和平与发展,2001(3):22-24.
被引量:4
3
王奇.
“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其应对举措[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1):72-7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
1
杨中强.《中亚石油与中国》.俄罗斯研究中心 http://www.rus.org.cn.apr—update/yangzong/htm 2001年9月20日,.
2
.江泽民主席与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曼诺夫举行会谈[N].《人民日报》,2002年5月17日.
3
张临涛.普京迟早将加入西方阵营[N].(新加坡)《联合早报》,2002年5月27日.
共引文献
22
1
窦博.
环里海大中亚与中国的西部开发[J]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4(11):25-28.
2
张陟遥.
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路径选择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2):96-99.
3
胡键.
论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动力[J]
.社会科学,2005(6):45-50.
被引量:10
4
沈莉华.
关于俄罗斯远东中国移民问题的思考[J]
.东北亚论坛,2005,14(4):70-75.
被引量:6
5
祝政宏.
论近年来美俄在中亚的争夺[J]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5):84-89.
被引量:2
6
秦放鸣.
对乌兹别克斯坦经济改革模式及经济发展的再思考[J]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6(3):24-28.
被引量:9
7
宋海洋,谷合强,张俊红.
从地缘政治角度解读俄远东地区中国移民问题[J]
.西伯利亚研究,2006,33(5):47-50.
被引量:3
8
康泽民.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战略伙伴关系述评[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9(6):114-118.
被引量:5
9
李捷,杨恕.
阿富汗与美国“大中亚计划”评析[J]
.西亚非洲,2008(4):24-30.
被引量:9
10
李业梅.
试析上海合作组织与美国的关系[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6(5):107-109.
同被引文献
78
1
李义虎.
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选择[J]
.国际政治研究,2001,22(3):16-23.
被引量:7
2
苏长和.
发现中国新外交——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4):11-16.
被引量:70
3
秦亚青,朱立群.
新国际主义与中国外交[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5,22(5):21-27.
被引量:48
4
刘斌,李钧辉.
中国改变世界[J]
.世界海运,2006,29(1):41-42.
被引量:1
5
张泽忠.
试析中欧、中美纺织品贸易磨擦——兼评国际贸易的公平原则[J]
.南昌高专学报,2006,21(1):16-20.
被引量:2
6
章百家.
中国内政与外交:历史思考[J]
.国际政治研究,2006,27(1):2-4.
被引量:15
7
时殷弘.
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外交战略分析[J]
.国际政治研究,2006,27(1):31-44.
被引量:22
8
张清敏.
社会变迁背景下的中国外交决策评析[J]
.国际政治研究,2006,27(1):45-56.
被引量:20
9
杨培栋.
中国充分利用外交资源大力推动经济外交[J]
.中国经济周刊,2006(14):32-33.
被引量:7
10
葛军.
东帝汶撤侨:“第一号领事保护事件”[J]
.世界知识,2006(12):59-6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吴白乙,李丹(翻译).
中国经济外交:与外部接轨的持续转变[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8,25(3):11-19.
被引量:7
2
李孝天,陈小鼎.
上海合作组织参与地区安全治理的特征、限制与改进路径[J]
.太平洋学报,2021,29(9):30-4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胡浪,巫世生.
浅析中国经济外交及其金融危机下的挑战[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5):92-94.
2
窦晓博.
经济外交与中国软实力[J]
.学理论,2012(26):5-7.
被引量:1
3
崔绍忠.
论经济外交与中国经济发展[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4,25(2):47-52.
被引量:1
4
黄玮.
论中国经济外交战略及其科学管理[J]
.学术论坛,2014,37(11):31-34.
被引量:1
5
王瑞领.
经济外交研究:进展与问题[J]
.理论与改革,2016(1):61-65.
被引量:1
6
孙伊然.
新中国70年经济外交:观念与选择[J]
.世界经济研究,2019,0(10):27-34.
被引量:2
7
刘若锋.
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共同体的构建:成效、挑战与应对[J]
.战略决策研究,2024,15(2):47-73.
8
陈小鼎,刘淑嵘.
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安全治理的生成机制与成效评估[J]
.当代亚太,2024(2):107-130.
9
陈小沁,潘子阳.
全球安全倡议与上海合作组织安全治理[J]
.东北亚论坛,2024,33(3):3-17.
被引量:1
10
孙雪,仇华飞.
利益、相对实力与中国经济外交的策略选择[J]
.国际关系研究,2019,0(1):127-141.
被引量:2
1
民粹的外溢效应[J]
.中国新闻周刊,2017,0(10):9-9.
2
王红芳.
困境与合作交织下的东亚安全[J]
.东北亚研究,2004(1):45-49.
3
唐志超.
叙利亚冲突持续升级,未来走向尚不明朗[J]
.当代世界,2013(7):53-56.
4
王木克.
中国周边:非得“选边站队”不可吗?[J]
.世界知识,2012(10):66-66.
5
李伟.
南亚和东南亚:恐怖局势或再度同步恶化[J]
.世界知识,2014,0(22):24-25.
6
程星原.
伊拉克安全形势恶化的原因及走势[J]
.国际研究参考,2013(3):45-48.
7
饶少锋.
战略文化视角下的巴基斯坦核政策[J]
.经营管理者,2011(8X):289-289.
8
马丽娜.
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在新加坡的双赢[J]
.世纪桥,2010(7):62-63.
9
高丽爽.
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困境及出路[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16):107-108.
被引量:2
10
梁丽萍.
多党合作创辉煌 肝胆相照图伟业——改革开放30年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J]
.理论探索,2008(6):8-11.
被引量:4
太平洋学报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