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村人口素质与持续脱贫关系研究——以淮安市涟水县乡镇为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淮安市涟水县几个乡镇农村人口的调查,分析了农村人口素质与人均收入状况的相关性,提出了农民持续脱贫的对策。
作者
徐海英
缪新军
机构地区
淮阴师范学院地理系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009-2010,2012,共3页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人口素质
农民收入
持续脱贫
淮安市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5
1
李志平,李颖,王田野.
人口素质对贫困地区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
.理论探索,2000(5):52-53.
被引量:5
2
孟令君.
论加快山东省农村教育的发展[J]
.中国成人教育,2004(11):28-29.
被引量:1
3
边玉花,杨桂花.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解决“三农”问题[J]
.农业经济,2004(9):40-41.
被引量:7
4
王艳成.
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优先选择[J]
.求实,2005(11):92-94.
被引量:3
5
王秀梅.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与增加农民收入对策[J].乡镇企业,2004,(10):8-9.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03—03—02.
2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经济日报,2005-03-01(2).
3
.中国农业年鉴2001[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4
毕泗生.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前沿问题报告(2003年版)[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
5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01-03-01.
6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02-03-01.
7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04-02-27.
共引文献
11
1
李春莉,杨少文,李晓玲,胡虹,吕波,何艳.
西部农村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2007,6(1):10-11.
被引量:2
2
曹明贵.
谈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农村人口素质问题[J]
.商业时代,2007(16):7-9.
被引量:3
3
段雪梅.
浅议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发展能力的提升[J]
.农村经济,2007(6):113-116.
被引量:4
4
谢晖邦,李恩,潘鸿.
对提高农业人口素质的思考——以吉林省长岭县永久镇为例[J]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2008,7(B07):175-177.
被引量:2
5
王晓丽.
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
.商业时代,2010(20):8-9.
被引量:2
6
刘峰.
定西贫困地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4(12):26-27.
被引量:4
7
王金营,石贝贝,李竞博,张辉.
人口活跃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J]
.人口学刊,2013,35(3):25-36.
被引量:10
8
段忠贤,黄其松.
要素禀赋、制度质量与区域贫困治理——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公共管理学报,2017,14(3):144-153.
被引量:30
9
茆长宝.
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农村人口两化问题再认识及其优化[J]
.西北人口,2021,42(1):97-106.
被引量:12
10
孙盛智.
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态势分析[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23(8):117-12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2
1
汪鹏.
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着力点[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2):66-69.
被引量:10
2
白永秀,吴杨辰浩.
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19-31.
被引量:25
3
李小云,唐丽霞,张雪梅.
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7,28(10):77-82.
被引量:65
4
罗琴,周艳球.
新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780-780.
被引量:6
5
宋征,贾燕.
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企业扶贫状况及对策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1):212-214.
被引量:7
6
丁军,陈标平.
构建可持续扶贫模式 治理农村返贫顽疾[J]
.社会科学,2010(1):52-57.
被引量:71
7
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强调 解放思想 真抓实干 奋力前进 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J]
.中国纪检监察,2016(14).
被引量:3
8
余应鸿.
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及其治理[J]
.探索,2018(3):170-177.
被引量:86
9
张琦,史志乐,张河森.
我国教育脱贫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教育与经济,2018,0(2):35-42.
被引量:23
10
王志章,杨志红.
2020年后民族地区持续性减贫路在何方?——基于湖北省恩施州精准脱贫的现状分析[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7(3):111-120.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2
1
汪青松,郝梦欣.
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持续性体制机制研究述评[J]
.观察与思考,2021(7):107-112.
被引量:1
2
张木莲,李德新.
关于创新农村脱贫攻坚工作的思考[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2):128-12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王双燕,任大鹏.
村民自治背景下的扶贫资源分配[J]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2):125-127.
被引量:3
2
甄若宏,邵明灿,周建涛,刘华周.
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扶贫模式研究[J]
.农学学报,2013,3(11):65-69.
被引量:12
3
吴荣东,姚春红,周秋慧.
庆元县新农人发展乡村产业现状及路径思考[J]
.现代农机,2022(6):23-25.
1
季淮阳.
涟水县 五措并举打造就业“快车道”[J]
.中国就业,2009(3):60-60.
2
江苏加快推进村庄建设整治[J]
.农家致富,2012(12):53-53.
3
李君轶.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素质与持续脱贫关系研究──以宁夏西海固地区为例[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2):84-88.
被引量:2
4
黄阳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调研报告——基于对淮安市涟水县黄营乡的调查[J]
.现代交际,2010(9):117-119.
被引量:1
5
李晓煜.
贫困县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问题探讨——以河南省光山县为例[J]
.当代农村财经,2016(10):46-48.
被引量:1
6
马纳提.
关于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的思考[J]
.中国发展,2009,9(5):65-68.
被引量:2
7
于梁.
办好家庭农场 共走致富之路[J]
.农家致富,2016,0(20):11-11.
8
杨晓晗.
苏北返乡农民工创业模式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淮安市涟水县的调查[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12):126-128.
被引量:5
9
毕瑞祥.
基于社会政策视角的农村扶贫发展策略研究[J]
.财政监督(财会版),2012(6):71-72.
被引量:1
10
张作民.
农民增收要走非农化道路——对淮安市涟水县农村省级观察点100户的实证分析[J]
.改革与开放,2007(3):33-35.
安徽农业科学
2006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