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夸张的语义成分和类型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采用语义成分分析方法,对夸张进行了重新的分类。认识到可以把夸张分成三个语义成分,即基本点,变形点和变形描述。
作者
吕晞
机构地区
南昌大学中文系
出处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12-214,共3页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语义成分
夸张类型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4
1
罗英侠.
夸张辞格面面观[J]
.殷都学刊,2003,24(2):100-103.
被引量:3
2
[5]唐松波,黄建霖.汉语修辞格大辞格[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
3
曲英杰.
夸张分类新探[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5-36.
被引量:4
4
寿永明.
夸张的语义基础[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4):68-70.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9.
2
江南.
论夸张的构成、性质和内在机制[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3(2):100-103.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8
1
金普.
浅谈夸张修辞格[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3):58-60.
2
廖逢珍.
谈成语中融合夸张的类型[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3):69-72.
3
廖逢珍.
成语中的夸张辞格分类探究[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27(5):14-17.
4
张超.
夸张辞格的认知阐释[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8):63-66.
被引量:1
5
白淑然.
夸张辞格的古今流变[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11):66-69.
被引量:1
6
魏玮,罗彬彬.
极性夸张构式“V(A)死人”探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111-115.
7
江素文.
夸张的真实性和关联性[J]
.文教资料,2020(3):3-5.
8
徐帅,高群.
元话语视角下的夸张分类及其元语用意识解读[J]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4-59.
同被引文献
27
1
裴利民.
夸张“可接受性”的心理及语用探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5):106-107.
被引量:4
2
曹晓宏,郑群.
夸张:物理之真与心理之真的辩证统一[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4):20-22.
被引量:1
3
闾海燕.
论夸张修辞的心理原型──心理与修辞研究之三[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130-134.
被引量:8
4
疏志强,陆生.
浅析夸张的心理机制[J]
.当代修辞学,1999(2):48-48.
被引量:1
5
徐公度.
夸张与变形[J]
.文艺研究,1981(6):124-134.
被引量:2
6
吴礼权.
论夸张表达的独特效应与夸张建构的心理机制[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4):28-31.
被引量:7
7
林乐腾.
“适度夸张”的提法不科学[J]
.当代修辞学,1996(3):24-25.
被引量:2
8
吴礼权.
论夸张的次范畴分类[J]
.当代修辞学,1996(6):10-12.
被引量:6
9
冯寿忠.
夸张的标准试说[J]
.当代修辞学,1996(4):25-25.
被引量:2
10
王勤玲.
夸张中的虚与实[J]
.修辞学习,2005(2):68-6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张超.
夸张辞格的认知阐释[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8):63-66.
被引量:1
2
郭雅欣,范振强.
语言夸张的认知语用机制新解[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0(11):84-8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邓琦.
因材施教 攻心为先[J]
.时代教育,2010(3):202-202.
2
范振强,袁梦田.
“飞白”辞格生成和理解的认知加工机制构建[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4):78-84.
3
闫中华,马朵.
网络直播语境下的口语传播特征研究[J]
.现代视听,2022(10):74-76.
被引量:2
4
范振强,郭雅欣.
交互主观性视域下概念隐喻的认知语用机制新解[J]
.当代外语研究,2019(2):70-82.
被引量:5
1
张剑.
条件夸张发隐[J]
.当代修辞学,1992(3):36-36.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