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环境经济》
2006年第5期60-60,共1页
Environmental Economy
同被引文献8
-
1陆新元,汪冬青,凌云,王金南,杨金田,钱小平.关于我国生态环境补偿收费政策的构想[J].环境科学研究,1994,7(1):61-64. 被引量:31
-
2靳乐山,李小云,左停.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生态经济,2007,23(12):156-158. 被引量:52
-
3李文华,张彪,谢高地.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1-10. 被引量:292
-
4吴水荣,顾亚丽.国际森林生态补偿实践及其效果评价[J].世界林业研究,2009,22(4):11-16. 被引量:33
-
5李琪,温武军,王兴杰.构建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问题[J].生态学报,2016,36(6):1481-1490. 被引量:33
-
6黄顺魁.生态资源属性对不同生态补偿方式的影响[J].现代管理科学,2016,4(12):58-60. 被引量:8
-
7毛显强,钟瑜,张胜.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4):38-41. 被引量:781
-
8刘璨,吕金芝.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研究(续)[J].绿色中国(理论版),2004(02M):31-35. 被引量:45
二级引证文献30
-
1王会.森林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9,32(7):25-33. 被引量:21
-
2马娅.森林康养产业:林业供给侧改革新路径[J].中国林业经济,2019,0(6):90-92. 被引量:17
-
3张晖,吴霜,张燕媛,虞祎.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对受偿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28(12):2848-2856. 被引量:28
-
4李研.构建森林生态资源产权交易机制的理论探索[J].林业经济问题,2020,40(2):181-188. 被引量:7
-
5周舟,乔吉良.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研究——以山东、福建调研为例[J].中国林业经济,2020,0(2):137-140. 被引量:2
-
6徐素波,王耀东,耿晓媛.生态补偿:理论综述与研究展望[J].林业经济,2020,42(3):14-26. 被引量:39
-
7葛欣怡,李宗怡,陈书林(指导).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20(4):28-31. 被引量:14
-
8晁睿智,李登明.林业专项资金审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20(6):134-137. 被引量:3
-
9李坦,杨泽宸,黄安琪,葛颖.旅游者环境责任感会影响对游憩价值的支付意愿吗?——基于长三角高星级生态景区的倾向得分匹配分析[J].林业经济,2021,43(5):66-81.
-
10裴韬武,宋维明,王斯一,杨超.西南林区省域间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21,41(5):518-526. 被引量:7
-
1刘国卿.浅析新的《消费税》对车市的影响[J].汽车工业研究,2006(5):14-15.
-
2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6]33号文件——关于调整和完善消费税政策的规定[J].财会月刊,2006(4):79-80.
-
3本刊编辑部.消费税我们还需要努力[J].钟表,2006(3):32-32.
-
4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调整和完善消费税政策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文告,2006,0(3):13-17.
-
5魏葳.重税赋惹新愁?[J].中国市场,2006(5):56-57.
-
6高档手表、实木地板等列入消费税征收物品范围[J].林产工业,2009,36(1):66-66.
-
7魏雅华.消费税调整 一石激起千重浪[J].价格与市场,2006(5):29-30.
-
8财政部公布消费税条例[J].中华会计学习,2008(12):6-6.
-
9魏雅华.消费新政[J].今日南国,2006(10):17-19.
-
10魏雅华.消费新政给中国带来什么?[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7(2):36-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