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22
-
1张伯海.谈期刊品牌[J].出版参考,2003(7):12-12. 被引量:39
-
2王国红.编辑核心素质论[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3):150-152. 被引量:1
-
3刘晓东.论儿童文化——兼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互补互哺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3(2):28-35. 被引量:91
-
4周奇.试论校对的阅读[J].中国编辑,2005(4):53-56. 被引量:3
-
5张永钦.编辑工作应有效地提高出版物的质量[J].中国编辑,2006(3):21-23. 被引量:2
-
6韩晗.代际历史、文化认同与畅销图书——文化类畅销书的历史文化分析[J].中国图书评论,2006,29(8):32-36. 被引量:2
-
7胡守文.永远的魅力——大陆出版业之当下与未来[J].出版广角,2006(9):14-17. 被引量:2
-
8周国清,孟昌.我国少儿期刊发展现状述论[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28(3):66-72. 被引量:14
-
9孙娜.中国出版行业改革浪潮中,看少儿期刊命运[J].中国少儿报刊界,2005,(4):12-15.
-
10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引证文献5
-
1王国红.论编辑的职业敏感性[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27(5):16-19. 被引量:4
-
2周国清,孟昌.浅析我国少儿期刊发展的两种走势[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1):118-121.
-
3周国清.简论我国少儿期刊的品牌建设之路[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7(3):140-144. 被引量:8
-
4姚慧.打造精品少儿期刊的实践与探索——以《故事大王》品牌建设为例[J].传播与版权,2020(7):23-25. 被引量:1
-
5李苓芝.儿童本位论视域下童书出版高质量发展评价内容建构探析[J].语文学刊,2024,44(2):98-104.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康红叶.改革开放前中国少儿期刊发展研究——基于1949—1977年的数据[J].新闻传播,2022(20):61-62.
-
2万隽.探讨科普杂志社会效益的发展——以《聪明泉》为例[J].传播力研究,2020(6):90-91.
-
3张瑞霞.对高职学报编辑职业敏感性的新认识[J].中国成人教育,2008(22):53-54.
-
4刘美华,王谷香.2008年期刊理论研究综述[J].编辑之友,2009(12):45-47. 被引量:1
-
5吴艳.期刊优秀栏目建设的作用与要求[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18(3):26-28. 被引量:1
-
6陈扬.浅析新时期《儿童文学》的品牌特色[J].中国电子商务,2011(12):146-146.
-
7沙群.转型期少儿报刊编辑角色的转变和新突破[J].魅力中国,2013(14):285-286.
-
8张京梅.学报编辑的职业敏感与学报质量的提升[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8(5):139-142. 被引量:4
-
9张天拙.探究少儿报刊与时俱进的全方位性[J].中国传媒科技,2013(3X):254-255.
-
10康红叶.我国少儿期刊转型升级发展及启示[J].采写编,2021(8):124-125. 被引量:1
-
1田红.俄罗斯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历史及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7):12-15. 被引量:3
-
2海飞.中国:正在崛起的儿童读物大国[J].出版发行研究,2005(9):21-25.
-
3李培林.网络媒体在塑造政府形象中的作用[J].新闻战线,2011(6):72-73. 被引量:5
-
4范秦娥.试论图书馆与国民素质[J].中国软科学,1997(7):125-128. 被引量:1
-
5樊松林.文献情报与科技管理写作[J].现代情报,1987,8(1):27-29.
-
6陈凤兰,迟乃坤.有感澳大利亚新闻出版业[J].出版广角,2006(8):62-62.
-
7华瑜,何燕清.引入竞争机制 实行科学管理[J].图书馆学刊,1990,12(1):18-19.
-
8刘玉玲,盖华芳,王佐宏.专利文献对市场经济的作用[J].沈阳医学院学报,1996(2):72-73.
-
9李冰.中国将继续加大国际出版合作扶持力度[J].中国出版,2008(9):11-12.
-
10夏硕琦.从世界多元文化的格局看发展群众文化艺术的意义──首届“爱我中华”中国画、油画大展述评[J].美术向导,2001(4):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