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认识你自己”:一个贯穿古今的哲学命题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苏格拉底开创性地把“认识你自己”这句箴言作为哲学原则,实现了哲学主题由神到人,由自然到社会的转变。近代哲学把“认识你自己”纳入认识论的层面,提升到主体性的高度,确立了人的理性或精神本质。一些现代哲学家尽管独辟蹊径,从非理性角度探讨了人的本质问题,但人的生存困境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越发突出,因此“认识你自己”的使命在现代社会依然没有终结。
作者
路淑英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政治理论教研部
出处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3-54,67,共3页
Expanding Horizons
关键词
认识你自己
哲学命题
人的本质
分类号
B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8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96.
2
16-18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148.
3
[德]海德格尔 陈嘉映译.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36-146.
共引文献
67
1
任强.
“善良”为何如此重要?——中西人治思想的一个比较观察[J]
.现代法学,2002,24(1):5-20.
被引量:3
2
孙秀云.
海德格尔对“历史性”的理解[J]
.长白学刊,2004(5):57-59.
3
刘志军.
主体性发展的时代内涵[J]
.中国教育学刊,2005(4):26-28.
被引量:11
4
蒋红雨.
知识论人类学前提的生存意蕴——海德格尔对康德的批判[J]
.北方论丛,2005(3):115-118.
5
张贤根.
论广告诉求及其唯美实现——一种艺术现象学的视野[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6):1-6.
被引量:4
6
张有奎.
马克思生存论辨正[J]
.理论探讨,2005(4):46-48.
被引量:1
7
薛晓阳.
学校德育:道德境界的构成与问题[J]
.教育学报,2005,1(5):57-62.
被引量:7
8
王猛,夏春莲.
流动的多种可能性——伽达默尔解释学循环与问答逻辑[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8(3):67-71.
被引量:1
9
张荣翼.
文学阐释的问题意识[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3):13-19.
被引量:1
10
林晶.
刍议科学创新的生存论根据[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54-5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7
1
张永,朱敏.
新时代成人教育学发展的契机、主题与趋向[J]
.南京社会科学,2019,0(12):150-156.
被引量:7
2
刘晖,王箭.
“传播”是教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87,7(1):42-45.
被引量:6
3
李小融.
现代教育学研究应有多个逻辑起点[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87,7(1):46-48.
被引量:10
4
李猛.
舒茨早期著作中的意义理论[J]
.社会科学辑刊,1995(3):28-33.
被引量:10
5
郑旭东.
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及其理论结构[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5(8):23-27.
被引量:29
6
段德智.
当代伦理的重构与“回到苏格拉底”——试论苏格拉底伦理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当代启示[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5):20-24.
被引量:2
7
尚新建,杜度.
苏格拉底灵魂概念的承袭与发展[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23(6):66-72.
被引量:6
8
高崖.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哲学绝唱[J]
.理论探讨,2005(2):45-46.
被引量:5
9
张洪志.
道德论:高等教育哲学发展的新阶段[J]
.石油教育,2005(2):96-99.
被引量:9
10
魏饴.
人本高等教育哲学的诞生与发展——中美两部《高等教育哲学》之比较[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7):23-27.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5
1
侯长林,王楠.
职业学科的哲学基础考察[J]
.贵州社会科学,2024(3):107-114.
2
梁景时.
试论苏格拉底哲学与柏拉图哲学之间的血脉关系[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2(9):26-33.
被引量:2
3
周草.
对实践中儿童心灵教育的思考[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4):123-125.
4
孙杰,李楚琪.
论成人教育学的逻辑起点[J]
.成人教育,2024,44(1):1-8.
5
刘亚秋.
时间叙事中的社会伦理——对《解忧杂货店》的一个社会学分析[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4,37(6):115-13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毓晓.
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与实践精神[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4):32-32.
2
雷振华,楚攀.
社会责任理念下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14):91-93.
被引量:1
1
孙志海.
哲学主题的转换和人学的产生──兼论类哲学是现代哲学的一个综合[J]
.社会科学战线,1999(1):87-91.
被引量:4
2
刘贺青,高开军.
中庸与和谐社会[J]
.船山学刊,2007(4):192-193.
3
邱明丰,钱才芙.
“认识自我”的哲学意义[J]
.宜宾学院学报,2005,5(7):11-13.
被引量:1
4
杨军.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出发点的转变[J]
.北方论丛,2008(4):124-127.
5
刘章泽.
张栻哲学主题及其辩证思维方法[J]
.天府新论,1992(2):30-31.
6
王宇.
快乐台湾游(上)[J]
.七彩语文(习作),2015,0(9):43-45.
7
张芳.
睡个好觉能帮助我们忘记不开心的事吗?[J]
.科技新时代,2012(3):107-107.
8
余慧珍.
从人的本质看人的价值[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2(3):15-16.
9
陈永涛.
支招——化解育儿纷争有学问[J]
.孩子(幼儿版),2009(5):5-7.
10
晓风.
《意义的诱惑》[J]
.文艺研究,1994(2):154-156.
新视野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