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多元发展 混声合唱——20世纪80年代台湾新诗创作概貌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台湾新诗发展可分为两段:1987年以前为前半段,其重要特征为现代主义和乡土诗的对立与融合。1987年7月解除戒严后至1989年为后半段,其基本走向为本土诗与后现代诗并存。新闻诗、录影诗、环境生态诗、政治诗、本土诗、后现代诗的出现,说明80年代是一个多发展、“混声合唱”的时代。
作者 古远清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8-141,共4页 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世纪中国新诗理论史》,课题成果之一,立项批准号:04BZW009.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林燿德.《不安海域—八0年代前期台湾现代诗风潮试论》[J].文讯,1986,.
  • 2林婷.《八0年代的诗路》[J].四度空间,(1985).
  • 3陈去非.《发刊词》[J].地平线,(1985).
  • 4罗青.《专精与秩序—草根宣言第二号》[J].草根,1985,.
  • 5林耀德:《1949以后》,尔雅出版社1986年12月版
  • 6《现代诗的草根性与都市精神》[J].草根,(1986).
  • 7廖咸浩:《离散与聚焦之间—八十年代后现代诗与本土诗》,载《文讯》杂志主编:《台湾现代诗史论》,文讯杂志社1996年版
  • 8赵天仪等编:《混声合唱—(笠)诗选:台湾精神的隐喻》,文学台湾杂志社1992年版
  • 9郑雪.联合文学,.
  • 10明哲.上帝啊,你在哪里?[J].台湾诗学季刊,1994,(9).

共引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