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性真在疯狂扩张吗?——与陶东风教授商榷
被引量:3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40,共6页
同被引文献30
-
1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J].文艺研究,2002(6):15-24. 被引量:169
-
2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论纲[J].北京社会科学,1999(1):134-140. 被引量:5
-
3姚文放.“审美文化与美学史”学术讨论会综述[J].民族艺术,1997(3):198-201. 被引量:1
-
4张法,王一川.从纯美学到文化修辞学──第四次美学高潮展望[J].求是学刊,1994,21(3):84-89. 被引量:2
-
5史忠义.“文学性”的定义之我见[J].中国比较文学,2000(3):122-128. 被引量:32
-
6赖大仁.图像化扩张与“文学性”坚守[J].文学评论,2005(2):154-157. 被引量:38
-
7赵宪章.形式美学与文学形式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162-168. 被引量:31
-
8南帆.关于文学性以及文学研究问题[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6):56-61. 被引量:18
-
9毛崇杰.知识论与价值论上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也评“新的美学原则”[J].文学评论,2005(5):14-22. 被引量:26
-
10贺桂梅.“纯文学”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文学性”问题在1980年代的发生[J].山东社会科学,2007(2):29-41. 被引量:57
-
1南帆,王伟.文学可以定义吗?——关于“文学本质论”问题的通信[J].文艺争鸣,2016(8):71-78. 被引量:6
-
2郭铁成.有关80年代文学评价及其它——就《文学的祛魅》与陶东风商榷[J].文艺争鸣,2006(3):22-34. 被引量:1
-
3观点[J].学习博览,2008,0(11):6-7.
-
4靳大成,陶东风.对“人文精神”寻思的寻思[J].文艺争鸣,1996(1):14-19. 被引量:3
-
5王琬瑜.“装神弄鬼”的另一面——对陶东风《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的思考[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3(4):1-2.
-
6文学理论:为何与何为[J].戏剧艺术,2010(6):109-110.
-
7蒋磊.建构·反思·公共性——陶东风近年学术思想的三个关键词[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6):25-33. 被引量:2
-
8王昱娟.祛积极赞同之魅——重评《艳阳天》[J].小说评论,2011(2):148-151.
-
9郑惠生.论文艺学的越界——与陶东风教授商榷[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1):97-99. 被引量:15
-
10张淳.文学与公共性——陶东风先生的文学研究之路[J].东方丛刊,2008(4):2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