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力图打破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障碍,以多种方式探索人才队伍在不同体制间贯通的新机制。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0-11,共2页
同被引文献17
-
1洪银兴,曹勇.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地方政府功能[J].经济研究,1996,31(5):22-28. 被引量:117
-
2赵树凯.农村发展与“基层政府公司化”[J].中国发展观察,2006(10):48-50. 被引量:36
-
3安德鲁·G.沃尔德 应星译.《作为工业厂商的地方政府:对中国过渡经济的组织分析》[J].国外社会学,1996,(5).
-
4李欣欣等.当前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A].中国私营经济年鉴(1978—1993).张绪武等编.香港:香港经济导报社,1994.
-
5“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2004年中国第六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及分析[A].中国私营经济年鉴(2002—2004).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主编.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
-
6“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中国第七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综合报告[N].中华工商时报,2007-2-15.
-
7Jean C. Oi.Rural China takes off.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
8Jean C. Oi.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Vol. 45, No. 1(1992), pp. 99-126.
-
9艾琳.地方政府企业化现象值得关注[N].中国财经报,2006-11-7.
-
10朱玉.安徽芜湖“红顶商人”成群——权利和财力集于一身[N].人民日报,2004-2-24.
-
1邢文通.浅谈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J].中国经贸,2008(22):108-109.
-
2陈文婧.浅议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优化配置[J].管理观察,2014(7):180-180. 被引量:4
-
3李兴春.管理层收购及其新方式探索[J].探索与争鸣,2003(6):39-41. 被引量:2
-
4周德铭.信息化环境下新的审计方式探索[J].中国审计,2008(4):44-45. 被引量:9
-
5孙锐,王乃静,石金涛.中国企业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影响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8(4):85-90. 被引量:7
-
6于璐,张霜.战略联盟——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0(20):27-28. 被引量:1
-
7赵亚奎.信托公司的治理结构:现状及问题[J].国际金融,2012(2):74-77.
-
8黄孝俊.企业文化与领导效能的关系研究[J].决策借鉴,2000,13(4):50-54. 被引量:2
-
9李婷.不同体制的不同选择[J].房地产导刊,2006(7):34-35.
-
10刘雅.议议薪酬制度改革[J].冶金财会,2005(10):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