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术研究中的“文化偏视症”——以王富仁、杨春时二先生为例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2006年第6期55-67,共13页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二级参考文献7
-
1.贵族的与平民的[A].周作人.自己的园地[C].长沙:岳麓书社,1987..
-
2[丹麦]勃兰兑斯 安延明.尼采[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5..
-
3[德]尼采 张念东.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
4申叔 高军 等.无政府主义之平等观[A].高军等.无政府主义在中国[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
5郭沫若.革命与文学[A].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文学运动史料选[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
6张士钦.国内近十年之宗教[M].北京:京华书局,1927..
-
7[德]舍勒 罗悌伦.资本主义的未来[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28
-
1张晓燕.论老舍解放后戏剧创作中体现的感恩情结[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9):91-92.
-
2吴秀明,张锦.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对新时期以来内地学界的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2007(6):89-95. 被引量:3
-
3宋妍.审美主义要义及其多重矛盾分析--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双重语境下进行探讨[J].东南学术,2009(1):139-147. 被引量:2
-
4张锦.夏志清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影响[J].长沙大学学报,2009,23(3):61-62.
-
5肖建华.挑战与回应: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反思[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4(3):77-80. 被引量:1
-
6张锦.夏志清对新时期以来内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影响[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4(2):65-67.
-
7王伟.从“独尊意识”到“身心一体”——后现代性视阈下的实践美学[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2):6-10.
-
8柯镇昌.从《洛神赋》审读曹植的贵族精神[J].美与时代(美学)(下),2010(8):34-36. 被引量:1
-
9李迪.呼唤当代的贵族精神[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5):201-202. 被引量:1
-
10周佩瑶.从老舍的1950年看老舍之死[J].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1(8):49-52.
-
1左文.王富仁 永不枯竭的是思想[J].中华儿女,2013(7):56-58. 被引量:1
-
2李学勤.学人寄语[J].中国文化,2006(2).
-
3王富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下)[J].文艺争鸣,1997(4):40-58. 被引量:2
-
4文化部部长蔡武:文化是软实力,但不是软任务[J].教育文化论坛,2010,2(6):125-125.
-
5陈方竞.“新国学”建构与中国现代文化——关于王富仁先生《“新国学”论纲》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7(1):93-96. 被引量:2
-
6宋剑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冲突与选择──评杨春时先生的《中国文化转型》[J].文艺评论,1996(4):79-81.
-
7徐苏宁,吕飞,邱志勇.“整体缺失”——哈尔滨城市建设的文化表象[J].城市建筑,2008,5(12):37-39. 被引量:1
-
8张俊.指掌之上论春秋:王富仁先生的中国文化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3):68-71.
-
9野鹤.似是而非的怪论——评王富仁教授的《中国人和犹太人》[J].东方文化,2003(3):120-126.
-
10杨春时.文化转型中形而上的缺失及其代价[J].文艺评论,1996(5):18-21. 被引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