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我国储蓄率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的储蓄率水平,特别是居民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金融业的发展都曾经获益于此。从世界经济史看,许多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和经济新兴国家的储蓄都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由高转低的过程。随着我国消费率的上升,储蓄率的下降也不会例外。
作者
罗斌
机构地区
建设银行成都岷江支行
出处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0,共2页
Southwest Finance
关键词
消费率
储蓄率
居民储蓄率
分类号
F832.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74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施建淮,朱海婷.
中国城市居民预防性储蓄及预防性动机强度:1999—2003[J]
.经济研究,2004,39(10):66-74.
被引量:192
2
齐天翔.
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居民储蓄研究——兼论不确定性与居民储蓄的关系[J]
.经济研究,2000,35(9):25-33.
被引量:93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居民行为课题组.
居民的消费选择与国民经济成长[J]
.经济研究,1988,23(1):26-42.
被引量:29
2
谢平.
中国个人储蓄行为分析(上)[J]
.金融研究,1993(8):23-27.
被引量:13
3
王信.
我国居民收入高增长时期的储蓄存款分析[J]
.经济科学,1996(5):24-31.
被引量:22
4
(美)奥利维尔·琼·布兰查德 斯坦利·费希尔.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5
李拉亚.通贷膨胀与不确定性[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6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方法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7
(美)罗伯特·E·霍尔 罗伯特·J·巴罗.消费.现代经济周期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7..
8
严先溥.《消费方式影响着生产与投资——我国居民收入群体与消费结构研究》[N].《上海证券报》,2002年5月31日.
9
Caballero R J . 1990. "Consumption Puzzles and Precautionary Saving",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5.
10
Carroll, C D , 1992, "The Buffer-stock Theory of Saving: Some Macroeconomic Evidence",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itivity, Issue 2, 61-135.
共引文献
274
1
谢北辰.
收入不确定性、借贷约束与家庭高等教育决策[J]
.教育经济评论,2020,5(2):45-64.
被引量:1
2
王焱.
我国转轨时期居民储蓄函数模型的建立与分析[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49-54.
被引量:3
3
尹宗成,张士云,李冬嵬.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分析[J]
.消费经济,2009,25(2):27-30.
被引量:17
4
项智慧,吴玉双.
失业风险和预防性储蓄动机——中国城市的实证分析[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3):113-113.
5
王飞.
我国“超储蓄”现象的原因分析[J]
.市场周刊,2003,16(7):25-26.
6
刘东皇,孟范昆.
一个文献综述:增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消费驱动力[J]
.海派经济学,2013,11(1):169-181.
7
金晓彤,董直庆,盛光华.
连锁效应导引下的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理论假说与实态验证[J]
.经济科学,2004(4):72-81.
被引量:7
8
方文.
居民储蓄向投资与消费转化的障碍及调适机制分析[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4,16(3):195-199.
被引量:1
9
田岗.
我国农村居民高储蓄行为的实证分析——一个包含流动性约束的预防性储蓄模型及检验[J]
.南开经济研究,2004(4):67-74.
被引量:25
10
金晓彤,杨晓东.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譹的四个假说及其理论分析[J]
.管理世界,2004,20(11):5-14.
被引量:27
同被引文献
6
1
程灶火,周岱,杨英,尉迟西翎,林晓虹,苏艳华,蒋小娟,赵勇,谭林湘.
中国人婚姻动因问卷的初步编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3):187-190.
被引量:5
2
穆光宗.
中国人口转变的风险前瞻[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6):25-33.
被引量:51
3
朱考金,杨春莉.
当代青年的婚姻成本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7(4):18-20.
被引量:29
4
(英)穆勒(Mill,J.S.)著,赵荣潜等.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M]商务印书馆,1991.
5
(法)弗朗斯瓦·魁奈(FrancoisQuesnay)著,吴斐丹,张草纫选.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商务印书馆,1979.
6
(英)西尼尔(NassauWilliamSenior)著,蔡受百.政治经济学大纲[M]商务印书馆,1977.
引证文献
1
1
黎学军.
欧洲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经济思想的现代反思——兼论所谓“剩男”、“剩女”现象[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3):35-39.
1
姜子叶.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与大萧条的宏观经济政策比较[J]
.国际金融研究,2012(6):20-27.
被引量:1
2
易宪容.
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J]
.市场周刊(文化产业),2008(10):16-18.
3
詹国枢.
明明白白说经济 世界经济出了啥毛病[J]
.奋斗,2009(2):60-60.
4
杨贵述.
浅议当前金融危机下缓解就业问题的财政政策[J]
.中国经贸,2010(10):169-170.
5
林俊泓.
后危机时代的金融监管改革[J]
.经济导报,2009(49):17-19.
6
项平.
稳中求进谋新篇[J]
.新湘评论,2012(3):21-21.
7
华民.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逻辑与面临的选择[J]
.新华文摘,2009(20):44-49.
被引量:1
8
周小川:不能仅靠调整汇率来改变储蓄率[J]
.武汉金融,2009(2).
9
杨玲.
房地产调控难全面放松[J]
.中国经济信息,2012(10):17-17.
10
梅新育.
中国海外投资: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新渠道?[J]
.中国企业家,2007(18):34-34.
被引量:1
西南金融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