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经验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被引量:3
出处
《经济视角》
2006年第6期40-42,共3页
Economic Vision
同被引文献15
-
1潘泽泉.现代家庭功能的变迁趋势研究[J].学术交流,2005(1):129-132. 被引量:13
-
2叶齐茂.用新发展观重整乡村规划[J].今日中国论坛,2005(1):70-73. 被引量:7
-
3叶齐茂.用村庄规划正确引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5,23(8):7-10. 被引量:62
-
4方明,王春雷,汪海涛.对新农村城镇建设风貌的探索——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左卫镇起步区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5,23(12):44-49. 被引量:2
-
5赵钿.新农村规划设计的探索与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5,23(12):90-91. 被引量:25
-
6王伟光.建设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J].今日中国论坛,2006(2):19-22. 被引量:9
-
7方明,董艳芳,白小羽,陈敏.注重综合性思考 突出新农村特色——北京延庆县八达岭镇新农村社区规划[J].建筑学报,2006(5):19-22. 被引量:26
-
8徐忠,李静.构建新农村环境景观体系的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7):63-64. 被引量:13
-
9马宁,汪晓春.新型农村村庄规划初探[J].山西建筑,2006,32(18):17-18. 被引量:4
-
10洪苗.新农村规划建设问题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6,24(11):96-9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6
-
1关惠元,曹军.基于GIS探究西北陇东地区新农村建设演进[J].甘肃科技,2016,32(4):1-4.
-
2刘方凌.旅游型农村社区发展问题研究与对策探讨——以江宁区淳化街道滨淮社区马场山村为例[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8):90-91. 被引量:2
-
3张诚.个体化进程中乡村重建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2):60-66. 被引量:2
-
4杨一介.宅基地使用权规制规则反思:冲突与回应[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4):118-127. 被引量:9
-
5彭东海,王秋鸟.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6):200-202. 被引量:2
-
6王铎,王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方法研究[J].城市建筑,2020,17(2):41-42. 被引量:4
-
1郑新立.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经验 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J].农村工作通讯,2005(9):18-21. 被引量:2
-
2孙成钢.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J].瞭望,2005(43):44-44. 被引量:10
-
3徐平华.工业化和城市化对韩国新村运动的影响[J].求实,2006(10):81-82. 被引量:3
-
4崔新华,孟敏悦.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13(6):202-202.
-
5詹德斌.韩国新村运动的起因及作用再考察[J].现代经济探讨,2006(10):79-82. 被引量:5
-
6黄学平.韩国“新村运动”的做法及启示[J].南方农村,2006,22(2):15-17. 被引量:2
-
7郑文燮.韩国新村运动的成果与教训[J].农业经济问题,2006,27(10):74-78. 被引量:5
-
8葛志华.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J].群众,2006(3):54-55.
-
9潘伟光,黄祖辉.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及启示[J].浙江经济,2006(3):12-15. 被引量:3
-
10聂长久,张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能照搬韩国模式——论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07(4):56-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