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中的“化育”
出处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31,共3页
Education Review
参考文献4
-
1杜威著 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14页.
-
2昂热拉.梅迪契著,侯健译.《新教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
3陈桂生著.《“教育学视界”辨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
4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共引文献20
-
1梁红,彭湃.境界哲学视野中的德育趋向[J].教育评论,2004(2):25-28. 被引量:3
-
2左小文.关于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的若干问题探讨[J].教育评论,2005(5):69-72. 被引量:3
-
3姚宏杰.北魏中书学新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4(3):73-80. 被引量:8
-
4朱冬梅.异中见同:中西方未成年人的道德养成途径[J].当代青年研究,2006(9):64-67.
-
5贺卫东.语文“课本”从“书本”到“生本”[J].语文建设,2008(1):35-37.
-
6贾媛媛.古典实用主义的实践哲学[J].江海学刊,2008(3):48-52. 被引量:1
-
7程稀.夏丏尊国文教材的影响[J].教育评论,2008(2):139-142.
-
8张其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生活化的文化分析[J].教育评论,2008(3):76-79. 被引量:1
-
9佃礼杰.论“朱子读书法”对阅读教学的启示[J].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1(12):21-23.
-
10蒋秋菊.论中学德育之榜样示范[J].基础教育参考,2012,3(1):35-37. 被引量:1
-
1课例研究:从技能训练走向教师文化创造[J].福建教育,2016,0(21):6-6.
-
2李冰.彰显专业特色 建设多彩文化[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3(9):78-79.
-
3慎承芳.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一起成长[J].湖北教育,2005(3):9-10. 被引量:1
-
4苏丽.浅谈如何发展班级文化建设的特色[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3(11):34-34. 被引量:1
-
5杨叔子.再论“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成为他自己”[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4(9):14-14.
-
6徐显明,颜兆祥.村校的生长点:与村落社区互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3,13(5):36-39.
-
7陈建国.探索特色办学创新之路 打造服务地方发展平台[J].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1(11):30-31. 被引量:1
-
8张宏,杨昌勇.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少数民族文化分析[J].西南教育论丛,2010(3):44-47.
-
9林梅平.加强学校环境道德教育探究[J].福建理论学习,2008(9):38-41. 被引量:1
-
10赵晓燊.让课堂返璞归真[J].俪人(教师),2014(9):145-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