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38,共4页
Education Review
参考文献3
-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38页.
-
2赵修义,童世骏.《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4页.
-
3柏格森.《创造进化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共引文献11
-
1刘长明.和谐文明论纲[J].学术界,2005(1):79-105. 被引量:27
-
2赵复查.教师文化的生命意蕴[J].教育评论,2006(4):38-41. 被引量:5
-
3苏宏斌.反对形而上学与现代美学的出路[J].学术月刊,2006,38(8):97-105.
-
4秦宣.论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9(1):12-16. 被引量:20
-
5旷三平.知性思维的合理性问题[J].现代哲学,2003(3):16-21. 被引量:4
-
6张春香.论《周易》的生成性思维结构[J].哲学研究,2010(2):53-57. 被引量:4
-
7速继明.对称性破缺理论视野下的信息经济学[J].前沿,2011(6):84-87. 被引量:2
-
8秦凤.“兼爱”柏氏生命美学融合中西走在建构中国现代美学路上——宗白华对柏格森生命美学的取舍[J].商情,2011(39):70-71.
-
9李文阁.时间:从绝对形式到生命本质[J].江汉论坛,2000(1):30-36. 被引量:1
-
10何林,杨翊灵.许茨对柏格森意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J].哲学动态,2014(2):47-5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42
-
1袁德亮.生成性思维及其对教师育人观念的诉求[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5):32-34. 被引量:3
-
2韦吉锋,范宇刚,廖扬平.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3):58-62. 被引量:6
-
3杜环欢.批判性思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行中的彰显[J].理论探讨,2004(6):93-94. 被引量:4
-
4扈中平.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3):24-29. 被引量:103
-
5韩民青.宇宙的结构、演化与人类的作用——新人择原理与人学宇宙观[J].东岳论丛,2000,21(6):21-28. 被引量:14
-
6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1):36-39. 被引量:22
-
7郝德永.从本质主义到生成性思维——课程探究逻辑的后现代转换[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5):71-75. 被引量:39
-
8陈锡喜.直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的结构性矛盾[J].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5(6):20-25. 被引量:17
-
9高全军.在坚守价值取向中把握课堂的生成[J].江西教育(教学版)(B),2006(2):30-30. 被引量:2
-
10何小微.后现代知识观及其教育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6(1):20-23.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13
-
1邓秋萍.信息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问题的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8):70-71. 被引量:1
-
2黄治国,余仰涛.论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的基本规律[J].江汉论坛,2009(3):130-135. 被引量:7
-
3黄治国,余仰涛.论思想政治工作前沿运行环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2):18-22. 被引量:3
-
4许可峰.中国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从分歧到融合[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5):62-68. 被引量:7
-
5颜素珍,侯勇.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回顾与发展趋向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2):33-37. 被引量:3
-
6张官禄.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自我教育机制的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3):1-3. 被引量:24
-
7罗晶.浅议大学生的自我教育[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15(2):313-313. 被引量:2
-
8司岩,余仰涛.思想政治工作环境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1):74-76. 被引量:1
-
9孙耀荣.浅析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基本内涵[J].赤子,2012(17):38-38.
-
10兰启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34(7):166-168.
-
1兰可.谈化学解题中的思维方式转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0(5X):72-72.
-
2刘凯.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及翻译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7-67.
-
3于世明,何明骏.新媒体视域下实现研究生思政跨界思维的研究[J].时代教育,2014(13):80-80.
-
4刘娜.备课:为学生“量体裁衣”[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8):66-67.
-
5同娟.课堂教学从细节抓起[J].陕西教育(教学),2014,0(5):69-69.
-
6靳革.让学生的作文如田野的小花,洋溢芬芳[J].四川教育,2016,0(07X):55-55.
-
7郭晓军.浅议语文课堂教学的无效劳动及其对策[J].学周刊(下旬),2009(10):113-113.
-
8樊花.略谈实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三个途径[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11):33-33.
-
9钱亚丽.小情境成就大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5,0(10):45-46.
-
10梁英.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合作探索教学的探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6(29):5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