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英汉概念隐喻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概念隐喻是对一般隐喻表达式的概括和总结,它反映人类的认知与思维。英汉两种语言的概念隐喻的运用说明了隐喻在人类语言中的普遍性和各民族认知的共性,同时,概念隐喻因深受民族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跨文化的差异。
作者
吕玮
机构地区
山西大学
出处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3期136-137,共2页
Journal of Shanxi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
关键词
英汉语言
概念隐喻
相似性
差异性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78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
1
林书武.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29(1):14-22.
被引量:279
共引文献
278
1
邓惟熙,陈诗语,盛奇敢.
现代中国经典标语认知隐喻类型研究[J]
.汉字文化,2022(16):10-12.
2
韩涛.
认知语言学在日本的发展综述(2001—2010)[J]
.高等日语教育,2021(2):52-64.
被引量:1
3
孙红娟,赵宏勃.
汉韩“眼”的隐喻对比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2007(S1):166-170.
被引量:4
4
李鑫华.
博克新修辞学对立认同说与对照辞格认知意义探析[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2):24-28.
被引量:8
5
李怀宏,易永忠.
隐喻·文化·翻译[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8(S2):114-119.
被引量:7
6
郑艳霞.
隐喻的认知阐释[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3):5-8.
被引量:1
7
朱晓红.
从认知角度看“上”和“下”的方位性隐喻[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91-93.
被引量:4
8
阮丽.
隐喻的研究及发展趋势[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19(3):4-6.
9
任正来,李玉萍.
隐喻与英语教学[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7(2):57-59.
被引量:3
10
郭丽.
欧洲隐喻理论的重要发展的回顾和再思考[J]
.考试周刊,2007(6):31-3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
1
林书武.
“愤怒”的概念隐喻——英语、汉语语料[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2):8-12.
被引量:141
2
吕万英.
从概念隐喻看英汉文化异同[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3):110-112.
被引量:6
3
黄乐丹.
从概念隐喻看英汉文化[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22(4):73-7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郝利钢.
全球化语境下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刍议[J]
.作家,2010(24):168-169.
2
周薇薇,孙启耀.
中英概念隐喻的跨文化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25-12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杨玲.
英汉愤怒隐喻认知异同探析[J]
.作家,2011(24):185-186.
2
钱立.
英汉“愤怒”情感隐喻解析[J]
.科技信息,2014(1):172-173.
被引量:2
1
周振芳.
隐喻的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J]
.金融教育研究,2009,23(4):146-148.
2
胡英奇.
交际中的模糊语言运用[J]
.昌吉学院学报,2006(1):46-48.
被引量:2
3
谷慧娟.
简析“love”的隐喻化[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20(3):89-90.
被引量:1
4
谢惠茹.
谈母语在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6,19(3):57-60.
被引量:1
5
李效宁.
小议英汉情感隐喻的共性[J]
.考试周刊,2009(13):36-37.
6
杨颖.
英汉隐喻的跨文化对比及其翻译策略[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2(4):82-83.
被引量:1
7
郁璐.
英汉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5):128-129.
被引量:2
8
马晴.
词块教学的文献综述[J]
.青年文学家,2012,0(21):110-110.
9
姜先行.
英汉两种语言体现在人称指示上的共性[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5):79-80.
被引量:3
10
戴卫平,高艳红.
英汉语言中“头”隐喻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2007(3):137-140.
被引量:5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