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37,共2页
China Fisheries
同被引文献32
-
1王英范,李爱民.林蛙封沟养殖及产品加工[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4,7(8):4-5. 被引量:1
-
2许殿申,姚和元,张福田.不同孵化方式对中国林蛙卵孵化率蝌蚪变态率的影响[J].野生动物,1993(6):27-29. 被引量:3
-
3李东风,陈伟庭.中国林蛙研究进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1):92-94. 被引量:18
-
4王立志,李晓晨,孙涛.中国林蛙蝌蚪和大蟾蜍蝌蚪的最适温度、逃避温度及致死温度[J].动物学杂志,2005,40(2):23-27. 被引量:34
-
5于洪贤,蒋超.中国林蛙人工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2):86-87. 被引量:8
-
6王立志,李晓晨,张春博.大蟾蜍蝌蚪与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温度效应[J].四川动物,2005,24(3):355-358. 被引量:14
-
7杜继红.封沟养殖林蛙蝌蚪期饲养管理要点[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6,9(5):7-7. 被引量:1
-
8刘莉,李成,李乃兵,徐宏发,王跃招.不同水温条件下中华蟾蜍蝌蚪的表型可塑性研究[J].四川动物,2006,25(2):214-217. 被引量:18
-
9王立志,李晓晨.大蟾蜍卵孵化的温度效应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29(3):71-74. 被引量:5
-
10白福祥,李玲,蔡伟.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6(6):49-5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6
-
1宁方勇,白秀娟,王春生,朴善花,安铁洙.中国林蛙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经济动物学报,2011,15(4):203-206. 被引量:3
-
2佟庆,崔立勇,王洪斌.环境因子对养殖条件下出蛰的东北林蛙存活和生长的影响[J].动物学杂志,2012,47(1):44-50. 被引量:8
-
3林泽雄,崔惠生,李丕鹏,陆宇燕,姚忠祎,周正彦,王勇.环渤海区域林蛙资源及其保护[J].蛇志,2014,26(1):19-21.
-
4王玉柱,刘文舒,李思明,黎德兵,郭小泽.不同水温对黑斑蛙胚胎发育的影响[J].水产科学,2020,39(6):941-946. 被引量:3
-
5户国,郭佳祥,栾培贤.东北地区林蛙资源利用现状及养护对策[J].水产学杂志,2022,35(3):93-97. 被引量:4
-
6谢永广,汪小冬,吴亚峰,黄福江,魏秀英,魏朝宇,陈敦学.棘胸蛙胚胎发育观察与相关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研究[J].水产科学,2023,42(6):1054-1062. 被引量:2
-
1陈智春.豌豆冬季大棚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2016(11):89-90.
-
2刘志坚,冀洪策,郑焕芝,丁家虎,孙天梅.夏季白菜无公害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06(8):15-15.
-
3金辉.瘦肉型猪饲养管理应掌握的要点[J].养殖技术顾问,2012(3):57-57.
-
4徐鹏飞.石蛙的人工繁育与饲养技术(下)[J].农村百事通,2001(10):17-18.
-
5姜维.牛蛙人工孵化的关键技术[J].适用技术之窗,1995(3):17-17.
-
6翁飞科.美国青蛙养殖技术之四 美国青蛙的快速养殖[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1994(1):15-15.
-
7张研,张卫.夏放鱼苗六项注意[J].云南农业科技,2002(3):39-40.
-
8牛蛙卵的采集与孵化[J].北京水产,1993(3):24-24.
-
9信莲.15种全新蛙类被发现[J].科学之友,2011(12):49-49.
-
10放苗注意事项[J].中国水产,1987(5):2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