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31
-
1周好文,郝莹.关于我国小额信贷问题的分析[J].经济问题,2008(12):110-112. 被引量:13
-
2黄继峰,崔霞丽.中国小额信贷发展有关问题的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2):20-23. 被引量:9
-
3郑振东,杨智斌.农户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26(1):48-51. 被引量:12
-
4熊德平.农村小额信贷:模式、经验与启示[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26(2):39-43. 被引量:67
-
5魏灿秋,罗怡.全面实施农户小额信贷的困境和出路[J].财经科学,2005(3):148-154. 被引量:25
-
6周云.怎样防范小额农贷的潜在风险[J].银行家,2005(3):68-69. 被引量:4
-
7闫才林.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管理的思考[J].西安金融,2006(5):35-36. 被引量:11
-
8王九龙,王锡平.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6(6):60-62. 被引量:10
-
9孙若梅.小额信贷在农村信贷市场中作用的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6(8):34-43. 被引量:33
-
10李宪忠.小额信贷发展路径探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9):46-48.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8
-
1龙菲菲.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08(3):40-41. 被引量:3
-
2安国.基于博弈论模型的小额信贷利率分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0(1):49-52. 被引量:5
-
3杨蔚.我国小额信贷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08(23):28-28. 被引量:2
-
4刘华.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分析[J].金融教育研究,2006,20(4):24-25.
-
5孙毅,李睿,孙长江.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外部风险因素分析——以哈尔滨市农村信用社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15):60-61. 被引量:4
-
6印娜.信用社小额农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以平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例[J].商情,2012(41):81-81.
-
7李键.论农信社小额农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建议——以巷口信用社为例[J].金融经济(下半月),2009,0(9):95-97. 被引量:2
-
8饶良村.福建省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途径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8(Z2):100-10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6
-
1邓金炉.农村小额信贷利率探析[J].中国商界,2008(9):18-19. 被引量:2
-
2杨伟坤,王立杰,张秀倩.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论坛,2009(21):86-88. 被引量:2
-
3任达,郭小卉.我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浅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09,8(12):38-40. 被引量:5
-
4高宏霞,何婷婷.农资供需良性对接创新模式研究——基于农户联保+商业信用银行化的视角[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5):59-61.
-
5徐海涛.基于商业化可持续性视角的小额贷款利率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7):64-65. 被引量:1
-
6杨伟坤,王立杰.新农村建设中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保定市为例[J].经济论坛,2010(6):27-31. 被引量:1
-
7宋冬凌.中国农村市场中的小额信贷业务发展思考[J].特区经济,2011(2):171-173. 被引量:2
-
8张迎春,张璐,蒋兴胜.利率并非影响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供求方双赢视角[J].投资研究,2012,31(4):28-40. 被引量:3
-
9王倩倩.农户小额贷款模式比较研究[J].大观周刊,2012(49):116-116.
-
10韩惠娟.提高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管理的重要性和途径[J].价值工程,2013,32(15):172-173.
-
1姚佳.甘肃省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J].兰州学刊,2013(10):215-217. 被引量:3
-
2马常青.甘肃省农村金融状况剖析[J].甘肃金融,2005(7):8-10. 被引量:2
-
3刘音妤.甘肃省县域金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甘肃金融,2005(10):28-29.
-
4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调研组.农村金融机构撤并的利弊及政策建议——对安徽省农村金融机构撤并情况的调查[J].中国金融,2005(14):31-32. 被引量:12
-
5唐明浩.不同类型贷款风险防范[J].江苏农村金融,1989(11):42-43.
-
6王倩.农村金融、财政支农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1978-2007[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0(3):138-145. 被引量:21
-
7冯峻林.智力型团队中个体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7,23(1):149-150. 被引量:1
-
8夏益,张聪,原献学.无意识思维效应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心理研究,2014,7(2):3-8.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