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年第07X期78-79,共2页
Co-Operative Economy & Science
同被引文献12
-
1张军燕.异质型人力资本产权与企业所有权安排[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1(1):22-25. 被引量:4
-
2项保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1994,15(1):44-49. 被引量:37
-
3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J].经济研究,1996,31(9):3-15. 被引量:1549
-
4邱玥,宋焕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01X):114-114. 被引量:1
-
5石国胜.全国公安信息化建设项目金盾工程正式通过国家验收[N].人民日报,2006-11-17.
-
6薛允达.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探析[J].企业活力,2007(10):62-63. 被引量:3
-
7苏东斌.激励创造供给: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人力资本[J].经济学动态,2000(7):11-18. 被引量:46
-
8阳国亮,卢展超.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式探析[J].桂海论丛,2001,17(2):67-69. 被引量:7
-
9徐维祥.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9(1):70-73. 被引量:34
-
10张琦.我国高技术企业制度安排及创新[J].中国软科学,2001(10):85-89. 被引量:11
-
1任立媛.当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6X):27-27.
-
2李振湖.长沙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J].山西科技,2006(6):9-11. 被引量:1
-
3郝宇,陈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组织模式探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6):69-71. 被引量:12
-
4陈爱萍,马有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的关联性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1):364-365. 被引量:10
-
5刘本玲,马有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协同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5):71-73. 被引量:15
-
6杨亚柳,郑小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新绩效评价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35(9):62-65.
-
7段春秀.内江市拥有近2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J].内江科技,2014,35(2):33-33.
-
8田雪,司维鹏,刘莹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文献综述[J].物流技术,2015,34(1):32-34. 被引量:3
-
9肖元真,郭明,钱建蓉.技术创新的模式和战略选择[J].苏南乡镇企业,2000(2):18-19. 被引量:3
-
10宋柏松,王文刚.基于第三方物流的我国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J].物流技术,2008,27(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