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江苏省制造业现状特征及在长三角中的功能定位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区位熵、劳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固定资产投资、高新技术产业贡献率等几个方面以及外资的分布分析了江苏省制造业的现状特征,并指出目前江苏省制造业发展存在着企业规模较小、企业创新能力较弱、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江苏省制造业今后的发展重点及其空间定位。
作者
邓祖涛
陆玉麒
陈敬仁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出处
《江苏商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共3页
Jiangsu Commercial Forum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1044)
关键词
江苏
制造业
现状特征
功能定位
分类号
F426.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魏后凯.
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提升战略[J]
.上海经济研究,2003,15(4):3-12.
被引量:15
2
李国平,杨开忠.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与空间转移特征及其机制研究[J]
.地理科学,2000,20(2):102-109.
被引量:46
3
王方,全伟.
“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产业结构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2004,18(1):7-10.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尹继佐.2002年上海经济发展蓝皮书—城市国际竞争力[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
江苏省统计局.长江三角洲15城市经济发展对比分析[EB/OL].国研网,2002-12-06.
3
李书良.华东台商:造就长三角科技城[J].投资中国,2002,(6).
4
上海市统计局.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调查报告[R]:上海统计报告[R].,2002—08—06..
5
藤原弘,JETRO,1997年,3期,29页
6
张岩贵,世界经济年鉴,1997年,46页
7
唐立国.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2002,14(9):50-56.
被引量:88
8
谢禾生.
台湾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集结[J]
.海峡科技与产业,2002,15(6):14-15.
被引量:1
9
靖学青.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比较[J]
.上海经济研究,2003,15(1):46-51.
被引量:21
10
赵弘.
“总部经济”:北京制造业发展需要组织创新[J]
.决策咨询通讯,2003,14(5):44-47.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63
1
黄群慧.
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现代化问题初步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03,15(12):37-44.
被引量:5
2
李品芳,贾佳男,董轩.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西部开发的策略探讨[J]
.基建管理优化,2004,16(4):13-19.
3
吉缅周.
生产的区位与外资分布的行业差异[J]
.商业研究,2005(6):128-130.
被引量:2
4
黄本笑,骆琴.
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浙江绍兴轻纺产业集群的个案研究[J]
.科技与管理,2005,7(2):61-63.
被引量:3
5
朱海就.
长三角苏、浙、沪三地制造业竞争力比较[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4):105-109.
被引量:21
6
陈素青,崔诗岚.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时空差异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2):6-8.
被引量:1
7
王正洪,马正华.
长三角地区电子工业的发展对大学教育的启示——谈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65-68.
8
朱继涛.
长三角城市群制造业现状及发展瓶颈分析[J]
.中国商界,2009(8):190-190.
被引量:2
9
王永齐.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变化[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4):72-75.
被引量:11
10
周玉翠,陆玉麒,谢江红,冯灿飞.
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地理,2006,26(2):211-215.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36
1
顾朝林.
南京制造业的基础与发展前景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2003(S2):142-146.
被引量:1
2
范剑勇.
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J]
.管理世界,2004,20(11):77-84.
被引量:288
3
陈卫平,赵彦云.
中国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农业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
.管理世界,2005,21(3):85-93.
被引量:94
4
朱海就.
长三角苏、浙、沪三地制造业竞争力比较[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4):105-109.
被引量:21
5
徐康宁,赵波,王绮.
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竞争与合作[J]
.南京社会科学,2005(5):1-9.
被引量:59
6
陈世斌.
长江三角洲内部极化效应及浙江第三产业结构调整战略[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4):26-29.
被引量:5
7
朱继涛.
长三角城市群制造业现状及发展瓶颈分析[J]
.中国商界,2009(8):190-190.
被引量:2
8
岳中刚.
中国区域零售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
.现代经济探讨,2006(1):23-26.
被引量:15
9
李宜春.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以安徽省为例[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2):99-103.
被引量:59
10
安树伟.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J]
.资源与产业,2007,9(2):63-67.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5
1
周亚.
长江三角洲产业发展中的蓝海战略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2007(9):3-8.
2
殷旭东.
江苏省域制造业比较研究[J]
.企业经济,2010,29(12):107-111.
3
王健,周彩红.
基于SS分析法的宁、苏、锡制造业竞争力分析[J]
.科学决策,2012(6):65-83.
被引量:3
4
叶婷婷.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现状、转型升级困境及路径选择[J]
.北方经济,2012(18):68-69.
被引量:2
5
徐福林,曹永洁,包幸生.
基于毕业要求的机制工艺与设备专业目标制定[J]
.科技资讯,2017,15(26):221-222.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刘英,吴军.
我国外向型行业中“小微型”企业空心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管理评论,2015,27(4):66-75.
被引量:2
2
何新易.
长三角制造业转型中劳资冲突的研究[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3):9-14.
被引量:2
3
毛雯璐.
江苏省制造业竞争力实证分析[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9):18-20.
被引量:2
4
张淼.
对长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考[J]
.财会学习,2015,0(18):208-208.
被引量:1
5
刘刚.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下无锡先进制造业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1):56-57.
1
罗明,黄小梅.
论区域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J]
.江西社会科学,2000,20(11):98-101.
被引量:15
2
陶忠.
“十二五”时期果洛州经济发展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J]
.青海统计,2016,0(6):25-33.
3
我国医包业如何突破瓶颈?业内专家建言献策[J]
.机电信息,2004(21):3-3.
4
王照亮,李根.
贵州省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发展对策[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0(5):114-115.
5
王炳焕,刘李峰.
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对轻工业的贡献及竞争力分析[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20(4):32-36.
6
张国宝.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J]
.中国经贸导刊,2008(2):4-7.
被引量:1
7
孙宝文.
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6):76-80.
被引量:39
8
张俊,刘养洁.
山西省小杂粮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全国商情,2009(13):5-6.
被引量:5
9
钟昭锋.
赣州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J]
.江西省团校学报,2002(2):30-32.
10
李巍,童波.
基于关联度分析的贵州特色产业发展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5):203-206.
江苏商论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