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走向交往的道德教育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工具性道德教育仍是当前道德教育的主导形式,其功利化、政治化、知识化、制度化倾向已日趋严重。这造成道德教育有效性的缺失,因而道德教育必须回归原初交往本质,从工具性道德教育走向交往性道德教育。
出处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7-149,共3页 Theory and Refor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24

  • 1何中华.论作为哲学概念的价值[J].哲学研究,1993(9):29-36. 被引量:82
  • 2雅斯贝尔斯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33.
  • 3让-保罗·萨特著 周煦良 汤永宽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 4甘阳译 人论.卡西尔著[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8..
  • 5杜威著 傅统先 邱椿译.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155.
  • 6柏拉图.国家篇[M].,..
  • 7马克斯·韦伯著 简惠美译.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187.
  • 8胡塞尔著 吕祥译.现象学与哲学的危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157.
  • 9克尔凯郭尔.非理性的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5.162.
  • 10兰德曼著 张乐天译.哲学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9..

共引文献23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