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善的圆融之境——徐复观音乐美学的诠释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徐复观对孔门音乐思想的诠释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他从生命本根性的角度揭示了音乐美善的圆融为一,通过对“乐之和”的疏解阐发了孔门音乐美学所追求的生命之境,并对孔子所倡导的雅乐的没落进行了多向度的梳理。但徐复观的解读毕竟有他的局限性,他对中国传统音乐思想的理论把握尚有欠缺之处。
作者
毕雪梅
刘桂荣
机构地区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2-135,共4页
Chinese Music
关键词
音乐
美善
圆融
乐之和
分类号
J601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5
参考文献
3
1
朱熹.论语集注(卷六)[A].四书章句集注[c].中华书局,1982.
2
朱熹.朱子语类(卷四十)[M].中华书局,1986.
3
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一七)[M].中华书局,1986.
同被引文献
171
1
宋瑾.
什么“音乐”的“美学”[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3):1-7.
被引量:23
2
宋瑾.
冲突与选择:音乐人类学研究中的不同价值立场[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1):167-176.
被引量:8
3
宋瑾.
突破中西关系的思维格局──读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有感[J]
.人民音乐(评论),2000(6):41-43.
被引量:8
4
杜亚雄.
中国音乐发展道路之我见——与蔡仲德先生商榷[J]
.人民音乐,1999(9):28-31.
被引量:7
5
李彦.
不须"乞灵" 自知自重──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的回顾与反思"系列讨论之九[J]
.人民音乐,1999(10):28-31.
被引量:8
6
李纯-.
略论春秋时代的音乐思想[J]
.音乐研究,1958(2):20-28.
被引量:2
7
李纯一.
孔子的音乐思想[J]
.音乐研究,1958(5):33-41.
被引量:5
8
杨溉诚.
论黄自的美学思想[J]
.音乐研究,1958(6):33-41.
被引量:5
9
周大风.
关于戏曲音乐刻划人物形象问题的意见[J]
.音乐研究,1960(1):90-93.
被引量:7
10
郭乃安.
试论民间曲调的可塑性[J]
.音乐研究,1960(2):57-63.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3
1
鲁丽娜.
审美的人生境界:孔子之“乐”——从“吾与点也”谈起[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3):149-150.
被引量:2
2
杨和平.
感性的体验 理性的表达——新中国音乐美学研究60年[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4):349-364.
被引量:33
3
伏爱华.
徐复观对孔子乐教的阐释与发挥[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1):20-24.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宋佳.
关于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与美育意义解读[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3):201-201.
2
姚苏洋.
试论音乐欣赏与提高审美素质的重要性[J]
.区域治理,2017,0(4):198-198.
3
赵寰宇,林海燕.
儒家的用世品格及隐逸观探微——以孔子“吾与点”为例[J]
.作家,2012(10):145-146.
4
李姝.
当代中国音乐美学学科研究的跨学科视野[J]
.音乐研究,2012(6):26-32.
被引量:1
5
张超.
“智者乐水”与“上善若水”——从对水的审美分析孔子和老子道德审美标准的异同[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2):86-86.
6
崔平.
音乐中的科学问题[J]
.民族音乐,2014(2):36-37.
7
周圣丰.
论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中的摇滚乐[J]
.音乐时空,2014(10):68-69.
8
王芳.
基于音乐审美心理学制约的钢琴演奏教学探微[J]
.北方音乐,2014,34(11):37-37.
被引量:4
9
马章瑞.
试论音乐表演的审美原则[J]
.北方音乐,2015,35(17):60-60.
10
胡东辉.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J]
.戏剧之家,2015(16):81-81.
被引量:2
1
戏剧沙龙[J]
.中国戏剧,1994(7):11-11.
2
黄霑.
亲情[J]
.词刊,2006,0(11):30-30.
3
李刚田.
雅俗共赏美善兼至[J]
.美术观察,2016(2):80-81.
4
萧如九.
参加中国诗书画研究会[J]
.东坡赤壁诗词,2010(3):26-26.
5
缪新华,蔡彬.
爱心接力[J]
.黄河之声,2008,0(10):107-107.
6
袁建军.
解释学视野下的徐复观音乐思想研究[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30(4):148-154.
7
林夕,梁翘柏.
梦想在望[J]
.校园歌声,2007,0(9):55-55.
8
高薪茹.
从舞台到银幕的跨越与互动——中国戏剧与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J]
.艺术教育,2013(11):21-25.
被引量:3
9
路洪明,安健锋.
承文化传统 树正见本根——霍春阳、陈玉圃教授访谈录[J]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0(4):14-20.
10
艺术中国梦的美善追求——2013’第八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部分参会领导、专家讲话摘选[J]
.艺术教育,2013(11):12-15.
中国音乐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