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人大研究》
2006年第6期37-38,共2页
People's Congress Studying
同被引文献20
-
1刘志坚.浅议创制性地方立法[J].人大研究,2001(8):18-21. 被引量:5
-
2贾娇燕.谈纯粹新造字[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1):76-78. 被引量:7
-
3刘志鹏,唐鸣.应制订统一的《村委会选举法》[J].中国民政,2002(4). 被引量:2
-
4辛秋水.“组合竞选制”的实践与理论——村委会民主选举模式的重大创新[J].学术界,2001(5):45-54. 被引量:16
-
5詹恂.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5(2):183-184. 被引量:25
-
6刘海明,邓红专.网络文化的特性及社会影响[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72-76. 被引量:6
-
7江材讯.地方立法数量及项目研析[J].人大研究,2005(11):28-32. 被引量:23
-
8唐鸣.关于完善村民自治法律体系的两个基本问题[J].法商研究,2006,23(2):3-8. 被引量:23
-
9王金红.选举观察制度在广东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实施——一项地方制度创新的背景、动力与实际绩效的初步考察[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6-42. 被引量:5
-
10余维良.《“两票制”选举的产生》一文,载于刘亚伟编.《无声的革命》,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50页.
二级引证文献25
-
1吴小龙.利用网络资源为翻译工作服务的理论和实践探讨[J].文教资料,2008(12):57-59.
-
2董引娣.网络流行语的收集与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6):212-213. 被引量:1
-
3陈光明.从网络语言缩略语看网络语言的后现代特征[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19(2):41-44. 被引量:19
-
4钟玲俐.模因视角下网络交际中的语言变异[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101-103. 被引量:8
-
5林鸿潮.论公共应急领域的地方“二次立法”[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3):82-85. 被引量:9
-
6屈卫群,张怡,羌丽,钱娟.网络语言规范性的调查与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1(1):117-120. 被引量:1
-
7王长平,孙蕾.论村民选举权的司法救济[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28(4):139-143. 被引量:1
-
8吴希斌.近十年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研究综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5):142-145. 被引量:10
-
9任雪.模因视角下的网络语言词汇特点[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10):97-98.
-
10王长平.论村民选举权的司法救济[J].当代社科视野,2010(12):13-16.
-
1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相关规定教科书不得使用网络语汇[J].职业教育研究,2006(1):8-8.
-
2上海规定教科书不得使用网络语汇[J].教育科学论坛,2006(2):80-80.
-
3李嘉全.规范“网络语言”刻不容缓[J].新闻三昧,2005(11):26-27. 被引量:1
-
4阎锐.试论地方性法规中的创制性规定——从上海市规范网络语汇使用说起[J].人大研究,2006(11):22-26. 被引量:5
-
5趋势[J].互联网周刊,2005(34):64-64.
-
6上海限用“MM”等网络语言[J].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05(11):3-3.
-
7在同一片蓝天下,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J].语言文字应用,2001(4):104-104.
-
8河南禁止将网络热词写入公文和教科书[J].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4(5):2-2.
-
9蔡宝瑞.说普通话 用规范字——解读《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J].上海人大月刊,2006(2):24-24.
-
10廉立(点评人).法眼看天下[J].天津律师,2006(3):3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