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吴中区“种养加沼”循环农业模式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太湖地区一家农业企业及其种养基地的调查,总结了其“种养加沼”四位一体综合利用模式,阐述了具体建设内容、开发效果和试点经验,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新的思路与建议。
作者
阙惠庭
徐红艳
杨秋平
机构地区
苏州市吴中区农林环境监测站
出处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6年第3期57-58,共2页
Agro-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关键词
沼气
综合利用
循环农业
模式
分类号
F32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22
1
孙金世,赵日堂.
一种小型高效沼气发酵装置及其工艺[J]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94,14(2):30-34.
被引量:1
2
陈钧生,林双,陈济斌.
生态农业示范区中一种改进型高效沼气发酵装置的设计与应用[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7,26(4):489-491.
被引量:4
3
马蕾,吴曼,马锦义.
循环农业生态园区建设规划初探[J]
.江苏农业科学,2008,36(5):296-298.
被引量:6
4
周颖,尹昌斌.
河北省唐山市山前平原区循环农业实践模式研究——以迁安市“乐丫”种、养、加结合型模式为例[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1):92-95.
被引量:8
5
谢莉.
浅析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J]
.四川农业科技,2009(5):10-11.
被引量:3
6
郭晓成,刘永生,杜艳.
西安市都市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探索[J]
.中国沼气,2009,27(5):39-43.
被引量:3
7
张壬午,刘雪颖,姜福民,王玉刚.
种养加产业化生态农业模式——以吉林省德惠市为例[J]
.农业环境与发展,1998,15(4):13-17.
被引量:11
8
李秀金.
山东省德州市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示范工程运行模式与管理经验[J]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2010(4):6-9.
被引量:16
9
段园园,杨军.
现代循环农业生态园区的规划与设计——以福清市渔溪镇某基地为例[J]
.福建农业科技,2010,41(5):88-90.
被引量:6
10
徐延熙,马建国,卢俊英,徐晓琳.
济南市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J]
.山东农业科学,2010,42(12):106-109.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2
1
王国刚,刘合光,刘静,李芸,钱静斐,吴国胜.
种养加一体化的理论初探与政策建议[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37(5):871-876.
被引量:10
2
闫茂鲁,徐延熙,宋学文,徐晓琳.
HMC沼气发酵装置在循环农业园区中的应用[J]
.农业工程,2011,1(2):39-41.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刘从俭.
浅析酸碱度(pH值)在沼气生产中的作用[J]
.科技致富向导,2014(14):166-166.
2
杨茜,鞠美庭,李维尊.
秸秆厌氧消化产甲烷的研究进展[J]
.农业工程学报,2016,32(14):232-242.
被引量:46
3
李伟.
温室节能技术研究[J]
.节能,2016,35(8):48-52.
4
郑勇,焦静,王金丽,张劲,黄正明.
沼气工程增温装置物联网控制系统研究[J]
.热带农业工程,2017,41(1):43-48.
被引量:1
5
刘杰,裴占江,史风梅,王粟,卢玢宇.
黑龙江省畜禽粪污处理现状、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7):40-44.
被引量:4
6
郑勇,焦静,王金丽,张劲,黄正明,曹建华.
沼气干发酵反应器增温装置控制理论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18,40(4):247-251.
7
李莎莎,朱一鸣,李先德.
推进种养加一体化发展的分析及思考[J]
.农业经济,2018(7):6-8.
被引量:1
8
宋月茹,尉京红.
河北省“青贮玉米+养殖”种养结合模式经济效益分析[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6):25-27.
被引量:1
9
刘淑娟,万翔,刘虎俊,刘光武,刘开琳,杜娟,李菁菁.
干旱区绿洲种植业—养殖业一体化模式研究[J]
.畜牧业环境,2021(5):19-22.
10
李发杰.
庆阳市现代草畜产业转型升级成效[J]
.甘肃畜牧兽医,2021,51(12):5-7.
1
王传星.
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模式与技术及策略分析[J]
.山西农经,2017(3):80-80.
2
郗伟东,于观芳,姚玉生.
吉林省秸秆资源开发潜力及能源化综合利用效果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6,36(21):10-11.
被引量:2
3
一汽:综合利用见成效[J]
.经济视角,2005,24(8):17-17.
4
林昌虎,林绍霞,何腾兵,唐志坚,张清海.
以秸秆综合利用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
.贵州农业科学,2008,36(5):162-165.
被引量:21
5
蒋莉萍.
因地制宜构建新能源示范城市[J]
.中国高新区,2013(5):27-27.
6
吴峰,李中阳,唐小洁.
关于创新我国农村土地利用模式的建议[J]
.中国集体经济,2009,0(2X):12-13.
被引量:1
7
李锦阳.
达竹公司循环经济及综合利用模式[J]
.科技创新导报,2011,8(30):106-106.
8
赵庆阳.
西峡县“三沼”综合利用模式介绍[J]
.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2(8):40-41.
被引量:1
9
梅晓.
浅析费县生物质发电厂综合利用模式[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2):23-24.
10
师晓京.
沼气“热”中的“冷”运作[J]
.农家参谋,2003,0(8):30-30.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