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实践的职业素质与能力建构观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职业素质是指人们从事职业活动中所具备的基本素养品质和能力,就其本质而言,至少应包括职业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和创新素质三个层面。本文从分析高职院校大力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入手,阐明了职业院校应如何通过实践教学的途径,帮助学生枸建职业素质的核心内容。
作者
彭华
机构地区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91,共2页
China Adult Education
关键词
职业素质
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
能力建构
高职院校
创新素质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0
参考文献
8
1
郭健.
欧美职业教育的新发展[J]
.职教论坛,2005,21(01S):58-59.
被引量:5
2
李淑云.
中小型民营企业人才需求调查[J]
.教育与职业,2005(28):48-49.
被引量:9
3
俞建文.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多元切入”课堂教学策略[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31):15-16.
被引量:6
4
唐永泽,傅瑞林.
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J]
.教育与职业,2005(26):4-6.
被引量:31
5
陈敏.高职德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EB/).http:∥www.eduu.com.cn.
6
赵元政.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必由之路(EB/).http:∥www.CBE21.com.
7
乔巍巍.高职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EB/).http:∥www.pep.com.cn.
8
吴旗.高职教育应体现"职业素质"为中心的思想(EB/).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周宏.教学策略[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10..
共引文献
47
1
刘海琼.
“合于使用原则”与职业教育[J]
.四川农机,2008(5):38-39.
2
徐异.
高职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探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6):185-187.
3
舒昌.
集对分析法在中小企业人才选聘中的应用[J]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1):78-80.
被引量:2
4
王翊.
我国职业教育问题反思[J]
.大学时代(B版),2006(5):46-47.
5
黄新民.
论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教育的创新[J]
.教育与职业,2006(17):76-77.
被引量:2
6
王晓东.
在“迎评创优”中稳步推进高职事业创新发展[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19):23-24.
被引量:1
7
游贵巧.
谈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8(4):95-97.
被引量:10
8
杨和平.
践行黄炎培职教精髓 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发展[J]
.教育与职业,2007(6):20-21.
9
喻国铭,樊红梅.
职业素质教育和谐四论[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27(4):151-153.
10
王健朴.
实施以操作标准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关键问题研究[J]
.职教论坛,2008,24(4):47-4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1
1
侯印浩,高汉运.
以培养职业素质为核心构建职教课程新模式[J]
.职业技术教育,2000,21(34).
被引量:6
2
邓宏宝.
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职业素质体系的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2000,21(13):8-9.
被引量:4
3
刘晓波,吴小平,张敏敏.
高职人才核心职业素养教育的意义及内容浅析[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0(3):10-14.
被引量:44
4
蒋立新,邓薇.
全面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意义[J]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19(5):91-92.
被引量:1
5
黄雪梅.
谈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培养[J]
.中国科技信息,2005(24B):230-230.
被引量:8
6
张连绪,任卫民.
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J]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1-4.
被引量:17
7
关淑萍.
谈教学反思能力在促进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意义[J]
.教育与职业,2006(9):98-100.
被引量:11
8
张传龄,廖克玲.
当前高职院校产学研的实现途径与存在问题[J]
.教育与职业,2006(17):19-21.
被引量:18
9
喻穹.
利用优势资源创新校企合作模式[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3):88-88.
被引量:2
10
肖军华.
论企业会计人员职业能力与培养[J]
.技术经济,2006,25(7):48-5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7
1
范国辉,朱吉顶.
建筑装饰专业“四业”人才培养模式[J]
.机械职业教育,2008(3):29-30.
2
石雷山,邓宏宝.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心:打造职业核心竞争力[J]
.成人教育,2008,28(6):83-84.
被引量:5
3
张松才,姚明明.
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素质教育项目设计[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5(4):51-53.
被引量:9
4
庞洪秀,张三月,王华.
论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J]
.价值工程,2009,28(5):51-52.
被引量:10
5
冯燕,罗倩妮,陈艳玲,夏欣愉.
高职院校专业社团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作用[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59-63.
被引量:14
6
高丽萍.
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会计专业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3(51):197-198.
被引量:2
7
权珍妮.
《求职,从大一开始》——规划职业生涯,塑造核心竞争力[J]
.青年文学家,2017,0(7X):191-191.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胡相斌.
岗位任务驱动的数控加工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3):63-66.
被引量:4
2
沈祥珍.
浅谈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
.科教文汇,2010(9):20-20.
被引量:7
3
苏萌.
浅析商务日语专业实训课程中职业素养的养成[J]
.中国科技信息,2010(17):230-231.
被引量:3
4
李慧.
个性化指导中职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J]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8):39-40.
被引量:3
5
张松才.
高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学分制建设的设计与实践[J]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3):8-10.
6
张松才.
高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课程化建设探索与创新[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6):53-56.
被引量:4
7
白迪,李飞.
基于就业竞争力为导向的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1(6):111-112.
8
左卫青.
浅谈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J]
.商业会计,2012(4):115-116.
被引量:9
9
黄娟蜀.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
.广西教育,2012(11):170-172.
被引量:1
10
叶桂中.
高职会计类专业平台模式职业素养系统化的探索——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商场现代化,2012(8):120-121.
1
赵忠亮.
关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发展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5(2):119-120.
被引量:4
2
高静伟.
中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建构探讨[J]
.职业,2016,0(18):137-137.
3
周钦河,庞长江,林庆文.
将高职学生培养成职业人[J]
.科技信息,2012(3):369-369.
被引量:1
4
郑永廷,曹群.
论学习观念的转变与学习能力建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9-11.
被引量:8
5
谢书发.
隐性知识在职业行动能力建构中的作用及启示[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6):54-56.
被引量:1
6
陈杰,彭淑贞.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基本素质养成教育探讨[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4):72-75.
被引量:7
7
郑伟文.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的职业能力建构——五年制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探究[J]
.河南科技,2012,31(11X):153-153.
被引量:1
8
张伟.
浅谈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J]
.科学咨询,2008(15):55-55.
9
张伟.
浅谈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J]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63-65.
被引量:2
10
王柳丁.
职业院校艺术类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建设问题研究——基于“工学结合”办学模式[J]
.东方企业文化,2014(10S):151-151.
被引量:1
中国成人教育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