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本科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27
-
1高娜.培育人文精神推进人的全面发展[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0(3):44-47. 被引量:1
-
2张丹华.俄罗斯高等师范教育新的培养目标评介[J].外国教育研究,1998(2):31-35. 被引量:12
-
3孙丽莉.中国与俄罗斯师范教育课程设置比较引发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5):166-168. 被引量:7
-
4周青山.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5(4):20-21. 被引量:1
-
5杨春红,郑友奇.博洛尼亚进程中的芬兰教师教育改革及其启示[J].高教探索,2011(1):79-83. 被引量:8
-
6刘启艳.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2(3):20-24. 被引量:2
-
7韦尔海姆·狄尔泰.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
8А·Н·Джуринский Развитие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м мире[M].Гуманитарный 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центр,1999.
-
9安方明.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
10孙宏恩.新课程背景下高师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J].教育与职业,2008(26):75-7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6
-
1张艳杰,赵伟.俄罗斯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中人文精神的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11):65-68. 被引量:3
-
2彭月汇.我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刍议[J].考试周刊,2010(31):208-209. 被引量:1
-
3马丽丽,马冰心.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24(3):3-5.
-
4王树林.建立长效动态机制的师范生教育类课程体系[J].科教导刊,2011(25):40-40. 被引量:1
-
5郭文佳.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师教育论坛,2014,27(9):11-13.
-
6陈春梅,郭姗.芬兰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背景、特点及其启示[J].山东高等教育,2022,10(4):84-8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6
-
1刘兰花.师德养成是高职高专师范生“教师化”的关键[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10). 被引量:1
-
2王华.谈高校课程设置与就业问题[J].消费导刊,2012(12):169-169.
-
3栾述文,陈效新.文科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的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3(23):61-63. 被引量:1
-
4宋丽荣,刘颖,王书武.转型期俄罗斯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及引发的思考[J].西伯利亚研究,2016,43(3):67-69.
-
5赵伟.俄罗斯近现代大学精神的表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35(2):82-85.
-
6杨进,唐燕.产出导向下师范教育课程的逆向审视与创新发展——基于S市新入职教师的调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1):81-90.
-
1崔允漷.高中课程新方案如何在传统中创新[J].全球教育展望,2003,32(8):6-7. 被引量:1
-
2黄睿.美国学术性高中的课程特色——以乔特中学为例[J].现代教学,2011(9):71-73.
-
3李建平.中小学面临的新课程——综合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列报道之(五)[J].辽宁教育,2002(6):4-5. 被引量:1
-
4叶诚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结构与选课指导(上)[J].福建教学研究,2005(1):17-19.
-
5张卓玉.两个“值得”[J].山西教育(管理版),1999,0(9):10-11.
-
6袁霞,王少平.反思旧课程,解读新课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5(4):61-63.
-
7王华.浅谈中学历史教师的素质与教学质量[J].商情,2010(7):62-62.
-
8王静,叶冬青,张承业.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69-71. 被引量:3
-
9程生敏.如何在大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读天下,2016(17). 被引量:1
-
10付丽萍.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学科专业课教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12):60-63.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