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伟大的文学”及其传统——李建军当代文学批评的批评
被引量:1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4期26-27,共2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基金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4
-
1李建军.《时代厦其文学的敌人》.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251页,298页,171页,174页,202页.
-
2孟繁华.修辞理论和伟大的传统——评李建军的《小说修辞研究》[J].南方文坛,2004(3):35-37. 被引量:4
-
3李震.“直谏”风波与陕西文坛之怪[J].文艺争鸣,2001(1):23-26. 被引量:2
-
4李云雷 ,陈晓明 ,鲁太光 ,邵燕君 ,余旸 .众说纷纭谈《秦腔》[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4):37-43. 被引量:8
共引文献11
-
1姚楠.完美批评:炎热和严厉的求全——世纪之交文学批评论[J].南方文坛,2004(3):61-65. 被引量:2
-
2肖鹰.沉溺于消费时代的文化速写——“先锋批评”与“《秦腔》事件”[J].文艺研究,2005(12):13-22. 被引量:6
-
3辛晓玲.穿越童心和梦想的叙事飞翔——论当代文学中的傻子视角[J].小说评论,2006(5):76-79. 被引量:1
-
4孙孝峰.《小说修辞研究》中主体关系之批评[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54-55.
-
5禹建湘.后现代语境下乡土想像的新方式[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11-114. 被引量:2
-
6苗变丽.《秦腔》叙事时间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30(4):84-88. 被引量:1
-
7廖四平,汪冲,黎敏.李建军的小说修辞理论[J].小说评论,2011(6):154-159. 被引量:2
-
8廖四平.唯真、唯美与唯善——论李建军的文学批评[J].云梦学刊,2014,35(1):5-13.
-
9陈茂,董雅珺.乡土文明的渐行渐远——由《秦腔》中“不健全人”谈起[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14(5):108-110.
-
10马杰.“棣花”将落,何处是归程——论贾平凹长篇小说《秦腔》的历史叙事及文本特性[J].宜春学院学报,2019,41(11):103-10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8
-
1李建军.时代及其文学的敌人[J].南方文坛,2003(1):20-23. 被引量:1
-
2王世诚,姚新勇.谁来进行文学批评?——关于文学批评文化化的分析[J].文艺争鸣,2000(2):19-26. 被引量:15
-
3高小康.理论过剩与经验匮乏[J].文艺研究,2005(11):5-10. 被引量:13
-
4刘文良.当前文化批评的四大误区[J].中州学刊,2006(2):228-231. 被引量:2
-
5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M].胡适文存:卷二.合肥:黄山书社,1996.
-
6杨守森.缺失与重建.中国社会科学,2000,(3).
-
7田志凌.“短信文学”是文学新品种?[N].南方都市报,2004-07-10,(12).
-
8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
9伍恒山:神坛上的鲁迅和神坛下的小鬼[EB/OL].http://WWW.xici.net/b259876/d15706135.htm.
-
10《当代作家评论》.
-
1王达敏.执着的守护者与尖锐的质疑者——李建军及其文学批评[J].小说评论,2005(3):77-80. 被引量:1
-
2王彬彬.读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J].文学评论,2005(1):190-193. 被引量:8
-
3廖四平,汪冲,黎敏.李建军的小说修辞理论[J].小说评论,2011(6):154-159. 被引量:2
-
4《名作欣赏》往期精彩内容回顾第五辑[J].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6(5).
-
5陈晓明.人本主义的修辞学——评李建军的《小说修辞研究》[J].小说评论,2004(4):88-92. 被引量:9
-
6牛学智.任性与混乱:一种严重的批评征候——驳王洪岳对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的误读[J].当代文坛,2006(3):17-21. 被引量:1
-
7刘复生.为了聚会的告别[J].南方文坛,2011(1).
-
8张守刚.励志诗调侃名人引争议[J].作品与争鸣,2007,0(4):75-75.
-
9赵德利.继承传统,建构现代小说修辞理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2):56-57.
-
10李万武.复活文学信仰的可能性——评李建军的长篇博士论文《小说修辞研究》[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1):73-79.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