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多民族乡村的文化资本与新农村建设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新世纪初,教科文在《世界遗产》的增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进入中国,短短5年中,随着中国政府唾弃《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已经落入低谷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统开始成为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作者
乔晓光
机构地区
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出处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13,共2页
Art Observation
关键词
中国政府
新农村建设
文化资本
民族乡村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
民族民间文化
社会关注
艺术传统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J120 [艺术—艺术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45
1
姚艳玲.
艺术介入乡村公共空间的经济表现——以甘肃石节子村美术馆为例[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S01):107-109.
被引量:9
2
宋生贵.
现代媒介与民族艺术传播——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研究[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4):70-76.
被引量:8
3
刘双,李伟.
论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转化[J]
.知识经济,2008(1):173-174.
被引量:12
4
何显明.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社会实践基础[J]
.哲学研究,1999(7):34-40.
被引量:33
5
肖建华,刘小明.
大众文化的两副面孔[J]
.船山学刊,2004(4):138-141.
被引量:2
6
张冬梅,王伟强.
艺术产业化实践的理论诠释[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1):63-66.
被引量:4
7
戴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J]
.瞭望,2005(30):57-59.
被引量:65
8
麻显钢,杨中启.
“崇高艺术”的历史与现实语境[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3):75-78.
被引量:2
9
叶继红.
从苏绣看传统技艺的文化再生[J]
.装饰,2005(6):8-9.
被引量:14
10
曾学文.
怎样看待民间艺术的“原生态”问题[J]
.福建艺术,2006(6):9-11.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7
1
郑立新.
论潮州木雕艺术产业的资本转换[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48-49.
被引量:3
2
吕屏.
少数民族艺术与文化产业的发展[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1-14.
被引量:5
3
吕屏,彭家威.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本的转换——以旧州绣球的产业化发展为例[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3):29-32.
被引量:19
4
吕屏.
从旧州绣球产业的发展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本转换[J]
.桂海论丛,2007,23(5):83-85.
被引量:4
5
吕屏.
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少数民族艺术[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6):70-73.
被引量:9
6
吕屏.
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壮族织锦——兼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与保护[J]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3,10(1):47-52.
被引量:3
7
郑川.
中国当代艺术与乡村建设的“共生实验”[J]
.艺术工作,2021(4):27-3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郑立新.
论潮州木雕艺术产业的资本转换[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48-49.
被引量:3
2
于嘉.
浅析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转化[J]
.消费导刊,2009,0(13):216-217.
被引量:2
3
陆吉星.
民族地区民间工艺品产业化运作的新思考——以广西若干个案为例[J]
.世纪桥,2008(7):69-70.
被引量:3
4
别金花,梁保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J]
.旅游论坛,2008,19(6):446-450.
被引量:34
5
李玉臻.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评述[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8(1):38-43.
被引量:6
6
黄玉烨,戈光应.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模式[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46-50.
被引量:32
7
何劭玥.
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
.学理论,2009(14):69-70.
被引量:3
8
王林,虞定海.
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4):85-88.
被引量:91
9
郭悦.
分离还是统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工艺品——以靖西绣球为例[J]
.广西民族研究,2009(4):197-203.
被引量:7
10
胡芳.
武陵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集群构建和发展模式研究[J]
.商业经济,2010(6):109-112.
被引量:5
1
李艳,金国兴.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发展趋势[J]
.学术探索,2002(1):129-131.
被引量:2
2
赵学勇,戴志刚,孙占伟,张呈鸿,杨晓辉.
话说非遗法:王文章谈非遗[J]
.世界遗产,2011(2):10-15.
被引量:6
3
朱春全,谢阮虹.
绿色名录的目标、运作与进展[J]
.世界遗产,2015,0(4):64-67.
被引量:1
4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J]
.中国民族,2003(3):13-13.
5
许蓉,朱艳霞.
搭建国际化平台 开展多层次培训 由木偶促成的亚太中心国际培训形式的拓展与创新[J]
.世界遗产,2015,0(12):58-63.
被引量:1
6
回顾与展望——让古城文化品牌更加亮丽[J]
.世界遗产,2016,0(1):67-71.
7
农淑英.
推动文化建设与民族乡村社会治理良性互动[J]
.人民论坛,2014(A12):213-215.
被引量:2
8
黄山遗产地举行“古步游道建设项目”专家论证会[J]
.世界遗产,2015,0(12):114-114.
9
蔡华.
“文化”只能是观念存在——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核心概念的讨论[J]
.民族文学研究,2015,33(3):47-50.
被引量:7
10
刘晓辉.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纳入民族乡村学校教育[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178-180.
被引量:2
美术观察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