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从罗近溪早年的“格物”之悟出发,详细考察了罗近溪“格物”说的具体内涵,认为罗近溪的“格物”说奠基在他的“大学”说和“知止”说之上,一方面阐扬了“万物一体”的思想,另一方面规定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道德———政治实践活动的先后程序。罗近溪的“格物”说构成他解读《大学》和儒家经典的基本视角,在儒家经典诠释学和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99,共9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度青年基金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