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数字编码器设计及其安全通信的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首先讨论了数字编码器的基本设计方案,利用有约束条件的逻辑代数化解法设计了1种二~十进制编码器,并给出了这种二~十进制编码器设计的具体过程.最后探讨了数字信号在编码器安全通信及潜在抗干扰的情况下传输的误码率.
作者
董永胜
蒋天发
机构地区
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院
中南民族大学
出处
《国外建材科技》
2006年第3期51-52,59,共3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Overseas Building Materials
关键词
编码器
约束条件
数字保密
通信
分类号
TN762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67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李洪兴.
模糊控制的插值机理[J]
.中国科学(E辑),1998,28(3):259-267.
被引量:252
2
王孝红,于宏亮,徐心和.
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水泥旋窑DCS控制系统[J]
.控制工程,2004,11(5):385-387.
被引量:16
3
蒋天发,刘庆祥,夏明,黄文让,等.电子技术基础及实验[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66~186.
4
张会廷.波形编码与保密通信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3.
5
鬲淑芳,黄庆元.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
高速数字系统中的信号完整性调试[J]
.电子产品世界,2005,12(11A):52-5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李洪兴.
从模糊控制的数学本质看模糊逻辑的成功──关于“关于模糊逻辑似是而非的争论”的似是而非的介入[J]
.模糊系统与数学,1995,9(4):1-14.
被引量:145
2
汪培庄,模糊系统理论与模糊计算机,1996年
3
李洪兴,Fuzzy Sets and Fuzzy Decision-Making,1995年
4
刘锡荟,网络模糊随机分析,1991年
5
陈永义,辽宁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4年,3卷,1页
6
阳宪惠.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7
王常力 罗安.集散型控制系统选型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8
李洪兴.
Fuzzy控制的本质与一类高精度Fuzzy控制器的设计[J]
.控制理论与应用,1997,14(6):868-872.
被引量:146
9
夏德海.
现场总线的现状及其应用(一)[J]
.中国仪器仪表,1998(1):3-6.
被引量:35
10
綦希林.
现场总线技术论谈[J]
.微计算机信息,1998,14(5):4-8.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267
1
彭家寅,刘淼,汤建钢.
区间值模糊推理的全蕴涵方法[J]
.模糊系统与数学,2023,37(3):58-67.
2
王孝红,王春艳,李朋.
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集散控制系统[J]
.控制工程,2006,13(S1):23-26.
3
赵奇,刘开第,侯朝桢.
一种典型模糊控制器的简化计算及其应用研究[J]
.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25(S1):103-105.
4
潘湘飞,宋立忠.
几种变论域模糊控制收缩因子有效性研究[J]
.控制工程,2008,15(S2):106-108.
被引量:16
5
王琼,何一农,宋振明.
基于剩余蕴涵的模糊三I方法的支持度[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39(4):550-553.
被引量:13
6
龙祖强,梁昔明.
变论域模糊控制器及其伸缩因子的仿真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4(z1):42-44.
7
王琼.
剩余蕴涵的模糊三Ⅰ方法的约束度分析[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3):241-243.
被引量:1
8
孙国靖,陈永煌.
基于广义三I方法的模糊系统的响应能力[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5(3):115-118.
9
罗健,李浩,戴燕晨,魏超.
基于PSO寻优相对变论域Fuzzy-Pid复合控制方法[J]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5,32(1):109-113.
10
张霄力,范玉顺,宋士吉.
模糊推理反向三I的R_L型约束度分析[J]
.系统科学与数学,2004,24(3):318-32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
1
邬锡琴.
ISP技术在《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8):161-162.
被引量:4
2
程度,耿春萍,张治.
逻辑分析仪在数字电路测试中的触发选择[J]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3):160-162.
被引量:7
3
何新洲.
多功能数字电路实验仪的设计与实现[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4(5):111-113.
被引量:1
4
王海光,蒋天发.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改革试探[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15(1):98-100.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
1
何新洲.
多功能数字电路实验仪的设计与实现[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4(5):111-113.
被引量:1
2
杨红,李生明.
多功能数字电路实验仪的设计与实现分析[J]
.电子世界,2018,0(16):56-5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杨红,李生明.
多功能数字电路实验仪的设计与实现分析[J]
.电子世界,2018,0(16):56-57.
被引量:1
2
王钢.
数字电路端口驱动能力实验项目的设计[J]
.内燃机与配件,2019,0(20):226-227.
1
梁绍文,海涛.
数字保密电话机电磁兼容设计[J]
.电子质量,1999(7):61-63.
2
白鲜勇.
数字编码器电源故障原因分析[J]
.广播与电视技术,2000,27(7):117-121.
3
李学明,全子一.
PAL/NTSC数字编码器的设计与实现[J]
.今日电子,1994(12):64-65.
4
王跃科,匡麟玲,黄芝平,杨俊.
短波电台高速并行调制解调技术研究与实现[J]
.无线电通信技术,1999,25(5):61-64.
5
张旭,任卫,唐冬妮,唐国宁.
基于改进元胞自动机的数字保密通信方案[J]
.物理学报,2010,59(8):5281-5287.
被引量:4
6
袁开艳,李丽梅.
基于CNN的混沌参数扩频调制数字保密通信系统[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4):489-492.
被引量:2
7
盛苏英,朱灿焰.
脉冲同步在数字保密通信中的应用[J]
.微计算机应用,2007,28(3):306-310.
被引量:4
8
周广宇,陈希矛,颜钢锋.
一种新的混沌数字保密通信系统[J]
.无线电工程,1999,29(1):16-19.
9
张旭,唐国宁.
基于新规则元胞自动机的混沌保密通信系统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2):321-324.
被引量:1
10
肖利丽,何世彪,吴永彬.
基于数字编码器的混沌序列发生器[J]
.通信对抗,2011(1):19-22.
国外建材科技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