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新时期中后期小说中的“结构”意识形态 被引量:3

Ideology of "Structure" in the Late and Middle New Period of Chinese Fictio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新时期中后期小说在解构性写作姿态的背后潜藏着无所不在的“结构”意识形态。它以对启蒙叙事的消解,放弃了对人的理性化和感性诗意化的整合。人的生存过程和场景被纳入“结构”中,人的具体性、复杂性被个体无法把握的“结构”所控制,成为话语、权力和社会过程的产物。 There is an immanent ideology of "structure" in the late and middle new period of Chinese fiction. It abandons the integration of man' s rationalization and that of poeticalization of conception by means of deconstructing the enlightening narration. The process and scenes of human existence are 'absorbed into, and man' s concreteness and complicated- hess are dominated by, "structure", which cannot be grasped and controlled individually, thus becoming the products of discourse, power and social process in the late and middle new period of Chinese fiction.
作者 王金胜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0-63,共4页 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新时期小说 “结构”意识形态 new period of Chinese fiction Ideology of "Structure" Huma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共引文献10

同被引文献29

  • 1吴义勤.“符号”的悲剧——评艾伟的长篇新作《爱人同志》[J].南方文坛,2003(4):54-57. 被引量:2
  • 2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J].当代作家评论,1987(3):45-51. 被引量:148
  • 3谢有顺.经验必须被存在所照亮——读艾伟的小说所想到的[J].当代作家评论,2004(5):56-58. 被引量:8
  • 4[英]柯林伍德 何兆武 张文杰.《历史的观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2-23、29-30、30-31页.
  • 5刘小枫:《诗化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0、29-30页。
  • 6[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第50页,第43页,第59页,第186页,第6页.
  • 7王斑.《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导言第2-3页.
  • 8马原,格非.《回到生活的常态--马原,格非对谈录》,《社会观察》2005年8期.
  • 9李扬.《抗争的宿命之路》,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第9页.
  • 10艾伟.《探寻生存困境中的伦理变迁》,《身心之毒》,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