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33,共3页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参考文献6
-
1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9页,第81页.
-
2蒋亚平,富健文,林荣强.《新闻失实论》(上册),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158页.
-
3[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著,汪凯,刘晓红译.《媒介研究的进路》,新华出版社,304页.
-
4[英]尼克,史蒂文森著.《认识媒介文化》,周宪,许钧主编,商务印书馆,第60页,第64页.
-
5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
-
6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M].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1、25页.
共引文献36
-
1旷三平.评价尺度的本体论研究[J].哲学动态,2004(7):10-13. 被引量:1
-
2张沛.隐喻:人与言的和解者[J].中国比较文学,2004(3):151-162. 被引量:2
-
3杨学功.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J].现代哲学,2002(1):19-26. 被引量:18
-
4王树人.中国象思维与西方概念思维之比较[J].学术研究,2004(10):5-15. 被引量:54
-
5杨耕.马克思如何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J].学术月刊,2001,33(10):16-23. 被引量:10
-
6张一兵.广松涉:关系存在论与事的世界观[J].哲学动态,2002(8):41-45. 被引量:8
-
7杨耕.重新审视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空间——重读《神圣家族》[J].学术研究,2001(1):5-12. 被引量:7
-
8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J].哲学动态,2001(10):10-14. 被引量:8
-
9黄其洪.休谟主义的胜利:我们时代的精神氛围[J].天津社会科学,2005(5):43-47. 被引量:3
-
10旷三平.在什么意义下说马克思哲学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一个涉及马克思与形而上学“颠覆”的问题[J].哲学动态,2005(10):11-1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22
-
1李玮,蒋晓丽.重识新闻专业主义——从“媒介-传者-语境-效果”四维切入[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4):98-102. 被引量:3
-
2芮必峰.新闻与新闻报道[J].新闻大学,2004(80):17-21. 被引量:12
-
3陈立生.当代受众的新闻接受心理[J].当代传播,2005(1):56-57. 被引量:10
-
4米丽娟.知识权力化与传媒大众化[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5-49. 被引量:4
-
5(英)罗素(BertrandRussell)著,晏成书.数理哲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1982.
-
6杨保军.事实·真相·真实--对新闻真实论中三个关键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J].新闻记者,2008(6):61-65. 被引量:40
-
7张丽萍.新记《大公报》:从“文人论政”到“新闻专业主义”[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4):98-102. 被引量:9
-
8陈力丹.新闻真实,一个并不复杂的职业要求[J].新闻记者,2011(3):26-28. 被引量:13
-
9李主斌.符合论VS融贯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27(9):15-20. 被引量:5
-
10王辉.瞬间与无限:新闻真实的两种理解方式[J].国际新闻界,2012,34(2):45-50.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20
-
1王有加.关于网络时代“后真相”的追问:本质、困境及治理策略[J].思想理论战线,2023(2):115-122. 被引量:2
-
2米丽娟.信息论视阈中的新闻求新与求真[J].新闻界,2011(2):89-90. 被引量:2
-
3陈娜.2009年国内新闻传播伦理研究述评[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4):7-8. 被引量:1
-
4陈戈琳.浅析“局长”行为报道中的伦理困境[J].新闻世界,2013(11):204-206.
-
5杨韫珏.后真相时代的真相构建与公众参与[J].今传媒,2019,27(5):58-61. 被引量:2
-
6李玮,沈玉莲.新闻何以为“假”?——兼论符合论、融贯论与社群真知论之于新闻证伪的作用机理[J].新闻界,2019(7):16-24. 被引量:7
-
7张萍.超越悖谬:解读新新闻主义的双重境遇[J].新闻界,2020(3):80-92. 被引量:4
-
8邱馨.镜像:“后真相”语境下受众自我的建构[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39(7):67-73. 被引量:1
-
9刘燕南,吴浚诚.“后真相”的理论谱系与现实反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11):12-18. 被引量:14
-
10蒋晓丽,钟棣冰.“解释社群”与专业媒体:符号学视域下新闻述真变异的重构[J].新闻界,2021(1):26-34. 被引量:3
-
1周亚琼,刘鹏飞.新闻求“真”重于求“快”[J].青年记者,2015,0(13):15-16. 被引量:1
-
2言山.何谓“学伐”[J].咬文嚼字,2009(3):22-22.
-
3徐晓蕾.“东莞扫黄”舆论场的三重门[J].青年记者,2014(6):32-35. 被引量:3
-
4马云山.新闻求真之我见[J].采写编,1996,0(5):22-22.
-
5冯菊香.叙事视角下新闻求真的三个维度[J].新闻与写作,2015(6):104-106.
-
6赵若尘.中小学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策略研究[J].青年记者,2009(11Z):77-77. 被引量:1
-
7丁时照.纸媒人的看家本领是什么[J].新闻与写作,2014(8):56-59.
-
8郝铭鉴.推开三重门——《咬文嚼字》的办刊思路[J].编辑学刊,2001(5):4-8. 被引量:2
-
9蒋晓丽,米丽娟.新闻求真中的伦理困境[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00-103. 被引量:3
-
10李菲.一位摄影记者的“三重门”——记全国劳动模范、绍兴报业传媒集团首席记者袁云[J].中国记者,2015,0(6):63-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