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犯罪预防、预防犯罪中犯罪人格考量论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犯罪人格之于刑事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有利于进行犯罪预防,合理划定犯罪圈,用以评估人身危险性,促进刑法的公正和刑事政策的合理化。通过控制犯罪人格的生成,有针对性地进行犯罪预防。结合犯罪人格的特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促成刑法预防犯罪目的之有效实现。
作者
马长生
罗开卷
机构地区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吉林大学法学院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7期84-87,92,共5页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犯罪人格
人身危险性
刑事法价值
犯罪预防
预防犯罪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顾婷,孙永新,汪明亮.
犯罪人格略论[J]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4):74-78.
被引量:7
2
孙昌军,凌辉.
犯罪人分类标准新探——以犯罪人格为视角[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17(2):65-68.
被引量:7
3
大冢仁,张凌译.
人格刑法学的构想(下)[J]
.政法论坛,2004,22(3):85-93.
被引量:17
4
梅传强.
论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J]
.河北法学,2004,22(1):16-20.
被引量:26
5
梅传强.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刑事责任的心理基础[J]
.现代法学,2003,25(2):72-77.
被引量:22
6
《比较犯罪学》编写组编陈明华等撰写比较犯罪学[M].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陆伦章.
试谈青少年犯罪动机的恶性转化[J]
.心理科学通讯,1981,4(1):14-20.
被引量:3
2
鲜铁可.
格拉马蒂卡及其《社会防卫原理》[J]
.中国法学,1993(4):106-112.
被引量:13
3
马克.安赛尔,王立宪.
从社会防护运动角度看西方国家刑事政策的新发展[J]
.中外法学,1989,1(2):59-62.
被引量:48
4
许发民.
论犯罪的生成机理——犯罪生成的社会学分析[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1):43-47.
被引量:6
5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6.
6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华夏出版社,1987..
7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582.
8
张文 刘艳红.犯罪人理论的追问与重建--以犯罪人格为主线的思考[A].北大法学文存·第3卷.刑事法治的理念建构[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518-520.
9
.如果不与社会和他人进行交互作用,离开了社会生活,人的社会心理就无从发展,这种人也不是社会意义上的人.例如,那些自出生就被父母抛弃,后由野兽抚养长大的狼孩、豹孩、虎孩等兽孩的行为就不能进行刑法评价[Z].,..
10
.在我国心理学上,个性与人格是同义词,都是指一个人基本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精神面貌."个性"是从前苏联心理学中翻译过来的,而"人格"则是从英语personality中翻译过来的[Z].,..
共引文献
63
1
热娜古·阿帕尔,段阳伟.
我国人格刑法学之再定位——兼论人格责任在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中的运用[J]
.刑法论丛,2021(1):103-128.
被引量:2
2
王拓.
不能犯抽象危险说之坚持——兼与张明楷教授商榷[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112-115.
被引量:4
3
程金生.
金融犯罪个体原因中的心理因素探析[J]
.甘肃金融,2009(6):58-59.
4
陈和华.
犯罪动机理论问题之再思考[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13(5):33-41.
被引量:7
5
张文.
“期待可能性”理论新探——从刑法导向观变革视阈[J]
.金陵法律评论,2010(1):48-55.
6
张玉.
论犯罪心理形成的相关因素[J]
.求实,2009(S2):80-82.
被引量:2
7
杜洋洋,叶慧娟.
期待可能性理论应慎用——以许霆案为例[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S1):95-97.
被引量:1
8
牛忠志.
论犯罪动机——为犯罪动机的构成要件地位而呐喊[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18(1):64-69.
被引量:10
9
郑友军.
犯罪心理学研究危机解读[J]
.政法学刊,2005,22(1):35-37.
被引量:3
10
倪娜.
论人格刑罚[J]
.法制与社会,2008(16):16-17.
同被引文献
16
1
王兆星.
青年黑格尔派的兴盛及其政治批判[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9,43(3):17-22.
被引量:1
2
王莹.
腐败的道德根源分析[J]
.道德与文明,2001(2):13-15.
被引量:7
3
卢建平.
作为“治道”的刑事政策[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4):58-66.
被引量:22
4
张千帆.
论行政中立——从美国行政法看行政公正的制度保障[J]
.法商研究,2005,22(6):135-145.
被引量:13
5
袁秀珍.
从人格的两重性谈领导干部如何保持健康人格[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90-92.
被引量:1
6
张乐.
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一个系统论的比较[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9(2):47-50.
被引量:4
7
Robert Reiner.Malcolm Cross:Beyond Law and Order:Criminal Justice Policy and Politics into the 1990s. . 1991
8
Stephen Gardbaum."Liberalism,Autonomy,and Moral Conflict". Liberalism: Critical Concepts in Political Theory .
9
Kent Roach."Systemic Racism and Criminal Justice Policy". Windsor Y.B.of Access to Just . 1996
10
Charles Larmore.Patterns of Moral Complexity. . 1987
引证文献
2
1
王兴东.
腐败者人格分裂现象探析[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35-38.
被引量:1
2
周建军,卢建平.
论刑事司法政策的本原和形式[J]
.刑法论丛,2011(1):490-51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蔡娟.
基于国际比较的中国廉政文化建设[J]
.社会科学,2009(9):30-34.
被引量:9
2
汪家宝.
审判中心主义下侦查权控权内卷化问题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6):45-54.
被引量:4
1
罗开卷.
刑事法中犯罪人格考量论[J]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1):97-101.
2
甲斐素直,严丽.
宪法第17条的本质和审查基准论[J]
.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06(1):222-236.
被引量:1
3
高哲远.
醉驾和追逐竞驶行为探究[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4(4):78-80.
被引量:1
4
张耀波.
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3,4(5):43-45.
5
彭之宇.
毒品犯罪量刑问题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4(1):59-62.
被引量:10
6
张燕,徐继强.
衡量的界限与法治——规范衡量论初探[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6,28(6):49-58.
被引量:1
7
马德.
恢复性司法在我国藏族地区刑事冲突解决中的特殊意义[J]
.青海民族研究,2011,22(3):157-162.
被引量:4
8
张晓冰.
“大调解”背景下法院调解制度重构之思考[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3):158-161.
9
瞭望哨[J]
.瞭望,1991(47):23-23.
10
安聪聪.
人身危险性在刑法理论中的定位思考——以内涵界定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2):27-28.
被引量:1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