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改良型诱导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安氏Ⅱ类错为常见牙畸形,目前一般采用常规平面板或斜面导板矫治,因其妨碍咀嚼,须取下矫治器后患者方可进食,故疗程较长,效果欠佳。至于“小平板”及其它矫治法,由于功能单一,常需分步进行,且也未能很好解决患者的咀嚼困难,故疗效同样不甚理想。作者根据(牙合)诱导理论,采用改良型(牙合)诱导矫治器配合肌能训练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40例,经临床观察疗程短,疗效较好。 资料与方法 一、原理:由于戴平面板或斜面导板时,患者后牙无咀嚼功能,须取下矫治器后方能进食,此时咀嚼压力会影响这类矫治器压低下前牙,升高后牙和引导下倾向前的功能,且戴矫治器时仅下前牙有接触,咬合时矫治器远端容易翘动,固位不好,故而一般疗程较长,疗效不佳。改良型诱导矫治器由于有单侧后牙解剖垫。
出处 《天津医药》 CAS 1996年第7期437-438,共2页 Tianjin Medical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汪文骏.深咬合的诱导性矫治[J].口腔医学,1989,9(2):60-62. 被引量:1
  • 2徐如生,口腔医学,1988年,8卷,2期,96页
  • 3陶宏惠,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87年,22卷,5期,307页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