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发展》
2006年第7期37-38,共2页
同被引文献25
-
1张耀军,陈虹,张正峰.资源型城市人口生存与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选择[J].人口学刊,2007,29(4):9-14. 被引量:14
-
2黄平,E.克莱尔.对农业的促进或冲击:中国农民外出务工的村级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8(3):73-84. 被引量:43
-
3余际从,贺沙.阜新市经济转型中就业问题的探讨[J].中国矿业,2005,14(2):1-5. 被引量:6
-
4'资源枯竭矿业城市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资源枯竭矿业城市就业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5(48):2-12. 被引量:16
-
5刘怫翔.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再就业问题[J].发展研究,2005,22(9):32-33. 被引量:2
-
6李莹,张小林.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692-1694. 被引量:15
-
7李颖娟,赵文祥.从阜新市看资源枯竭型城市劳动力转移新规律[J].资源.产业,2005,7(6):122-124. 被引量:2
-
8李辉,刘春艳.日本与欧盟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就业对策比较[J].现代日本经济,2006,25(2):32-36. 被引量:11
-
9杨雪.英国北部及西北部传统工业区改造中的就业政策及启示[J].人口学刊,2006,28(2):56-60. 被引量:6
-
10王全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08-21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20
-
1胡纯广,王仲智,杨光,邢力,杨韬,何一苇,李贺.基于引力模型的淮海经济区空间格局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9,21(6):92-98. 被引量:3
-
2丁志平.透视矿业城市乌海市节能减排问题[J].资源与产业,2008,10(6):5-7.
-
3丁哲新.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探析——基于黑龙江省13个资源型城市的实证[J].商业研究,2009(4):56-59. 被引量:5
-
4李靖宇,刘阳.关于强化大连在环渤海经济圈融合中的竞争地位论证[J].东北亚论坛,2009,18(5):104-114. 被引量:1
-
5车士义,郭琳.2008年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10):104-107. 被引量:1
-
6王成至,李镕彬.从东北振兴迈向东北亚大同:试论东北振兴计划与“中韩港”合作[J].东北亚论坛,2010,19(1):73-81. 被引量:1
-
7郭志仪,李志贤.油气资源型城市(镇)人口问题与对策[J].西北人口,2010,31(4):81-86. 被引量:9
-
8何军.工业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分析——基于工业遗产的价值梯度的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3):72-74. 被引量:4
-
9穆斌.煤炭城市就业问题分析[J].中国矿业,2013,22(8):36-39. 被引量:3
-
10杨佩刚,王可,宋宝萍,宋文飞.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以白银市为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5):22-28. 被引量:3
-
1忻黄浦.发展都市型工业是解决城市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J].上海劳动保障,2002(4):17-19.
-
2中国经济今年下半年将走出低谷[J].现代焊接,2009(1):26-26.
-
3展望2009——中国经济明年下半年将走出低谷[J].经济管理文摘,2008(23):6-6.
-
4王仁政.全面推动转型升级 提升科学发展水平[J].群众,2009(10):21-22.
-
5李亚威.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问题的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29):4-4.
-
6孙凌.优化经济结构对职工再就业的导向及对策[J].探索,1997(6):20-23.
-
7凌梓.2002年市民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J].中国经济快讯,2003(2):28-29.
-
8蔡昉,王美艳.中国经济增长究竟有多快?[J].新视野,2002(4):15-18. 被引量:9
-
9陈伯君.政府在解决职工收入分配问题上的主导作用[J].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工会理论研究),2006(4):16-18.
-
10王安.九八中国经济大盘点[J].中国企业家,1999(1):4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