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灵丹片提取工艺优选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优选灵丹片中丹参、灵芝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灵芝多糖和丹参酮(?)A的含量为指标。结果:优选的灵芝提取工艺为10倍量水,每次煎煮2.5 h,煎煮3次。丹参优化提取工艺为95%乙醇提取2次,每次1.5 h,每次用8倍量溶剂。结论:该优选提取工艺合理。
作者
林世和
谢岱
余南才
机构地区
武汉市第一医院
出处
《中国药师》
CAS
2006年第7期672-673,共2页
China Pharmacist
关键词
灵丹片
正交设计
丹参酮ⅡA
灵芝多糖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5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中国药典[S].一部[M].,2005年版.211.
2
毛维伦,许腊英,李顺超.
灵芝胶囊中多糖含量的测定[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7):446-446.
被引量:7
3
林树钱,王赛贞,林志彬,林树光.
草栽灵芝多糖肽提取条件研究[J]
.食用菌学报,2003,10(1):33-36.
被引量:6
4
郭增军,苏纪兰,王开,尤晓娟.
丹参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J]
.西北药学杂志,2002,17(2):62-63.
被引量:36
5
张振海,刘力,徐德生.
环糊精辅助提取丹参工艺的研究[J]
.中成药,2005,27(3):264-266.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林占火喜.菌草学[M].北京:北京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96-102.
2
徐宝梁.食用菌多糖肽提取方法研究[J].食用菌,1996,18(1):6-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57-58.
4
陆彬.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8-30.
5
郭茂明,郭红波.
丹参的药理、制剂与临床应用进展[J]
.重庆医学,1998,27(5):308-309.
被引量:11
6
凌海燕,鲁学照,赵咏丽,张世伟.
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研究概况[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9,11(1):75-81.
被引量:68
7
刘重芳,张钰泉,戴居云,陶建生,朱艳.
丹参不同提取工艺比较[J]
.中成药,1999,21(8):385-388.
被引量:78
8
赵东旭,杨新林,陈霖,王帮武,徐建兰,朱鹤孙.
灵芝孢子中抗肿瘤成分的提取与分离[J]
.中国中药杂志,2000,25(5):288-290.
被引量:18
9
李荣芷,何云庆.
灵芝抗衰老机理与活性成分灵芝多糖的化学与构效研究[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1,23(6):473-475.
被引量:100
10
刘锦业,刘远军,罗智,张莉,蔡虹.
2-羟丙基β-环糊精对女贞叶提取物的增溶作用[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2,19(4):201-202.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250
1
韩振泰,赵玉娟,刘惠文,李如华.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灵芝多糖含量[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11(S1):65-67.
被引量:21
2
李正翔,杨静,李彬,任荣.
通脉丸质量标准的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4,21(4):297-300.
被引量:2
3
王小平,白吉庆,张恩户,郭惠玲.
丹参元胡醇提工艺条件的优选[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6):67-68.
被引量:1
4
贾正平,王荣,张强,樊俊杰,马骏,谢华,费改顺.
甘肃道地药材丹参提取工艺研究[J]
.中国药房,2005,16(2):155-157.
被引量:6
5
李彬,张潮云.
HPLC法测定通脉丸中丹参酮ⅡA含量[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5,11(1):60-62.
被引量:1
6
林世和,谢岱,余南才.
灵芝及其制剂中灵芝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的研究概况[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4):346-347.
被引量:4
7
叶勇.
丹参有效成分分离的研究进展[J]
.药品评价,2005,2(2):146-148.
被引量:76
8
刘瑾,张振海,李世芳,董芸芬.
β-环糊精在丹参片制备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5,11(4):1-2.
9
唐晓霞.
银黄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J]
.中国药师,2005,8(11):913-914.
被引量:5
10
杨福炎,童巧珍.
湖南省金银花主流品种绿原酸含量的考察[J]
.中国药师,2005,8(11):914-91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0
1
郑杭生,冯年平,陈佳,符胜光.
乳香没药的提取工艺及其提取物的镇痛作用[J]
.中成药,2004,26(11):956-958.
被引量:74
2
方达任,杜雪光,张压西,高秀珍,苏明武.
消石利胆浓缩丸药材提取工艺的考察[J]
.中国药师,2006,9(5):478-478.
被引量:2
3
余南才,林世和,谢岱,易艳东,黄浩,刘倩.
灵丹片的质量控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6):708-710.
被引量:5
4
林世和,谢岱,余南才.
灵丹片中灵芝多糖的含量测定[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715-1715.
被引量:8
5
谢岱,林世和,余南才,易艳东,黄浩,刘倩.
灵丹片制备工艺的改进[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1):100-101.
被引量:2
6
杨兴顺.
灵丹片治疗亚健康状态200例[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15(1):62-62.
被引量:1
7
谷世平.
薄膜衣灵丹片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
.湖北中医杂志,2011,33(5):67-68.
被引量:1
8
付昱,杨静,魏义花.
灵丹片联合乌灵胶囊治疗斑秃疗效观察[J]
.中国药师,2015,18(5):802-804.
被引量:5
9
陈静萍,熊鑫,张耕,程璐.
一测多评法测定灵丹片中丹参5种指标成分的含量[J]
.医药导报,2017,36(6):679-682.
被引量:8
10
王志朝,刘祖雄,陈鹰,汤韧.
八味首乌口服液的研制与临床应用[J]
.中国药师,2004,7(2):126-12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饶双超,姜菊芬,冯朝红.
活络舒腰颗粒的制备及质量标准[J]
.中医药导报,2007,13(7):93-94.
2
舒翔,王晓仙,黄文涛,张建波,余南才,胡松.
HPLC-QAMS法同时测定灵丹片中9种成分含量[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4(4):43-4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华阳,谢飞,周虹,李志明.
基于HPLC-QAMS多指标成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的延丹胶囊质量评价研究[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3(5):857-863.
1
谢岱,林世和,余南才,易艳东,黄浩,刘倩.
灵丹片制备工艺的改进[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1):100-101.
被引量:2
2
张红.
灵丹片的制备和临床观察[J]
.时珍国医国药,1998,9(4):354-354.
3
余南才,林世和,谢岱,易艳东,黄浩,刘倩.
灵丹片的质量控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6):708-710.
被引量:5
4
林世和,谢岱,余南才.
灵丹片中灵芝多糖的含量测定[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715-1715.
被引量:8
5
付昱,杨静,魏义花.
灵丹片联合乌灵胶囊治疗斑秃疗效观察[J]
.中国药师,2015,18(5):802-804.
被引量:5
6
吴芳华,朱启玉.
针药并用治疗重型斑秃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6):334-335.
被引量:4
7
谷世平.
薄膜衣灵丹片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
.湖北中医杂志,2011,33(5):67-68.
被引量:1
8
赵芬,孔庆云.
综合治疗重症斑秃30例疗效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2014,30(3):58-59.
被引量:1
中国药师
200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