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利用财税杠杆发展循环经济——德国的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有效的财税政策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德国主要从政府奖励、税收优惠、收费改革等方面,使经济负外部性内在化。借鉴德国正向激励制度的先进经验,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制度安排主要包括:绿色财政预算制度、绿色金融、投资和税收制度等。
作者
任运河
机构地区
山东经济学院
出处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6年第4期85-88,共4页
Journal of China National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财税改革
德国经验
路径选择
分类号
F810.422 [经济管理—财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1
戴宏民.
德国DSD系统和循环经济[J]
.中国包装,2002,22(6):53-55.
被引量:15
2
诸大建.
上海建设循环经济型国际大都市的思考[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1):67-72.
被引量:34
3
苏明,傅志华.建立节能社会的财税杠杆[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154-156.
4
威廉.J.鲍莫尔,华莱士.E.奥茨.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设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48.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罗亚明 李越 刘晓玟.保护环境离不开绿点[N].中国包装报,2002-03-29.
2
康芒纳.封闭的循环[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4.1997.
3
希顿.技术的变革-21世纪持续发展的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4
艾里奇.人口爆炸[M].南京:新华出版社,1991.2000.
5
威克那格.生态足迹——减低人类对地球的冲击[M].台北:台湾创与出版社,1996.2000.
6
舒马赫.1973,小即美[M].台北:台湾立绪文化有限公司,2001..
7
杜宁.多少算够[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1997.
8
戴里.超越增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2001.
9
欧尔森.科技进步和社会改革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M]..《绿色的热点》[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10
魏茨查克.1997,四倍跃进[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
44
1
陈方明,涂相春.
城市循环经济对策研究[J]
.魅力中国,2009,0(31):95-96.
被引量:2
2
邱立新,周田君.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4):55-59.
被引量:1
3
诸大建,朱远.
从生态效率的角度深入认识循环经济[J]
.中国发展,2005,5(1):6-11.
被引量:28
4
李慧明,朱红伟,廖卓玲.
论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系统之构建[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5,25(4):8-11.
被引量:23
5
诸大建,朱远.
生态效率与循环经济[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2):60-66.
被引量:146
6
吴未,黄贤金,林炳耀.
什么是循环经济[J]
.生产力研究,2005(4):13-15.
被引量:25
7
诸大建,黄晓芬.
循环经济的对象-主体-政策模型研究[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86-93.
被引量:27
8
石磊,张天柱.
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度量的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5):63-66.
被引量:30
9
诸大建,臧漫丹,朱远.
C模式: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6):8-12.
被引量:60
10
王明远.
“循环经济”概念辨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6):13-18.
被引量:40
同被引文献
30
1
樊根耀,蒋莉,陈建校.
经济激励与循环经济的制度构建[J]
.特区经济,2005(1):239-240.
被引量:7
2
郭彬,张世英,郭焱,冷永刚.
循环经济激励机制设计研究[J]
.工业工程,2005,8(6):56-59.
被引量:4
3
赵绘宇.
欧盟环境法中的循环经济趋势谈[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4(1):42-46.
被引量:10
4
王雪梅,杨晓林,张玉霞.
循环经济立法体系中激励机制之塑造[J]
.集团经济研究,2006(02X):208-208.
被引量:2
5
欧文汉.
循环经济与财税政策——德国循环经济发展概况及启示[J]
.财政研究,2006,22(3):74-79.
被引量:10
6
李娅.
循环经济财税激励机制:国外的经验及中国的选择[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64-68.
被引量:7
7
刘华,常素巧.
激励政策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杠杆作用[J]
.河北学刊,2006,26(4):85-88.
被引量:7
8
宝艳园,王积超.
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研究[J]
.兰州学刊,2006(7):134-135.
被引量:12
9
秦鹏.
国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立法对我国的启示[J]
.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6(7):31-33.
被引量:9
10
毕娟,马爱民.
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与政府行为[J]
.经济与管理,2007,21(1):21-25.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4
1
曾祥顺.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政府激励机制之构建[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36-40.
被引量:1
2
危旭芳,戴燕艳,谢文海.
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政策困境及其完善——以广州为例[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7,29(3):79-86.
被引量:9
3
次旦平措.
德国财税体制改革探析[J]
.财会通讯(上),2019(6):120-124.
被引量:1
4
王迪.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府行为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09(6X):120-12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于谨凯,黄群.
基于碳汇功能的中国海洋渔业政府激励机制分析[J]
.海洋经济,2011,1(6):1-7.
被引量:7
2
耿颖.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中国外资,2014(6):151-151.
3
张爽,孙绍荣,马慧民.
低值可回收物管理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8,40(3):249-258.
被引量:5
4
杜欢政,张挺,刘飞仁.
低值可回收物补贴参照垃圾处置费“一刀切”合适吗?——基于上海的验证[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1(1):111-124.
被引量:5
5
任恺.
低值包装废弃物回收及再利用的研究与展望[J]
.上海包装,2022(1):46-54.
6
赵峥,王炳文.
共同富裕目标下的转移支付制度:成效、问题与建议[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36(3):1-10.
被引量:3
7
董骁,陈萌.
上海市低值可回收物资源化研究[J]
.上海环境科学,2022,41(1):12-15.
8
张寅.
生活源低价值可回收物收运处置体系建设探讨——以上海市嘉定区为例[J]
.能源与环境,2022(3):104-106.
被引量:3
9
龚磊,占松林,殷国良.
含低值可回收物的资源回收体系构建研究[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22,15(12):15-19.
被引量:2
10
吴晓清,马慧民.
第三方回收企业主导的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网络可持续性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44(12):111-114.
1
陈华,岳西泉.
借力财税杠杆驱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J]
.资源再生,2009(3):32-34.
2
李娅.
循环经济财税激励机制:国外的经验及中国的选择[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64-68.
被引量:7
3
刘晓凤.
德国经验对我国部门预算管理的借鉴[J]
.财经政法资讯,2007,23(3):14-18.
被引量:4
4
范迪军.
医保改革的德国经验[J]
.行政管理改革,2012(4):27-30.
被引量:1
5
吕若郁.
借鉴德国经验 推动我国股权投资发展[J]
.改革与开放,2011(8):15-17.
被引量:4
6
范迪军.
医保改革的德国经验[J]
.工会博览,2012(17):50-54.
被引量:1
7
刘晓凤.
德国经验对我国部门预算管理的启示[J]
.武汉金融,2007(4):32-33.
8
郑良芳.
借鉴国际经验 弥补农业补贴短板[J]
.红旗文稿,2009(2):21-23.
9
林晓.
利用财税杠杆加强环境保护的思考[J]
.财贸研究,1997,8(3):21-24.
被引量:1
10
生态税相关草案将出台[J]
.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5(12):6-6.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