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国家利益的三分性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国家利益是实体利益、关系利益、意识文化利益的辨证统一体,在性质属性上表现为阶级性、民族性、国际性的辩证统一。在国家利益的实现方面,国家间相互关系也表现出三分性特征。
作者 曹晓飞
出处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44,共3页 The Journal of Yunnan Administration College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J08747F)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 1Hans J Morgenthau. The Dilemmas of Politics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
  • 2Donald Nuechterlein.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Interest: A Time for New Approach [J]. Orbis, Spring, 1979, (1).
  • 3王逸舟.国家利益再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02(2):160-170. 被引量:160
  • 4李少军.论国家利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1):4-9. 被引量:72
  • 5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 6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M].徐昕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
  • 7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第二编“具体国家利益分析”)[Z].
  • 8Douglas Porpora. Cultural Rules and Material Relations [J].Sociological Theory, 1993, (2).
  • 9方长平,冯秀珍.国家利益研究的范式之争: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J].国际论坛,2002,4(3):53-59. 被引量:21
  • 10Arnold Wolfers. Disscord and Collaboration -Essays o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M].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62.

二级参考文献42

  • 1张晓玉.试论“冷和平时代”及其基本特征——关于时代问题的思考与探讨[J].当代亚太,1997(2):3-7. 被引量:1
  • 2王逸舟.主权范畴再思考[J].太平洋学报,2000,8(4):3-12. 被引量:45
  • 3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A]..《邓小平文选》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371页.
  •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166页.
  • 5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5-54页.
  • 6参见[古希腊]修昔底德著、谢德风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75—181页。
  • 7美国学者亚历山大·温特在其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阐释了三种无政府文化,即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康德文化.见《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 8[美]威廉·奥尔森著,王沿等译.《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8—79页.
  • 9魏收.《魏书》卷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沈文秀列传》,北京:中华书局,.974年版,第1367页.
  • 10Frederic S. Pearson and J. Martin Rochest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4th edition,New York:McGraw-Hill, 1998, p. 176.

共引文献45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