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冷战后东北亚安全困境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安全困境是国际安全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它的产生源于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冷战后东北亚安全困境问题较为突出,东北亚安全困境的形成既有新现实主义视角的物质性原因,也有建构主义视角的社会性的原因。东北亚国家可以采取加强相互间经济技术合作,建立切实有效的合作安全机制以及积极寻求多边主义等途径来解决安全困境问题。
作者
张晶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出处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3-155,共3页
The Journal of Yunnan Administration College
关键词
安全困境
东北亚
成因
途径
分类号
D815.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Joseph S. Nye :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History (5th ed ) [C].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4.
2
陈峰君.当代亚太政治与经济析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
Alexander Wendt.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litics Power [J].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 46, 1992.
4
孙茹.亚太多边安全合作与中美关系:制度的视角[A].傅梦孜.中美战略关系新论[C].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5
安洪泉.中美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的合作与分歧[A].傅梦孜.中美战略关系新论[C].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共引文献
5
1
谢晓娟.
文化与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4):90-94.
被引量:5
2
侯赞华.
新加坡威权政治及其转型[J]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1):9-13.
3
王永志.
试论冷战后的亚太地区国际政治格局[J]
.前沿,2007(6):201-203.
4
周伟.
从对抗到和解——冷战结束初期的越南与东盟关系[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3):57-60.
被引量:1
5
张晓阳.
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新发展观[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5):36-4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4
1
杨莉.
俄罗斯与东北亚[J]
.国际问题研究,2005(1):42-45.
被引量:5
2
刘洁.
美国是影响东北亚区域安全的关键性因素[J]
.长白学刊,2002(6):30-32.
被引量:4
3
朱锋.
六方会谈:“朝核问题”还是“朝鲜问题”?[J]
.国际政治研究,2005,26(3):28-38.
被引量:15
4
任东波.
民族主义与区域主义——论后冷战时代东北亚安全观念建构的双重困境[J]
.东北亚论坛,2005,14(5):16-20.
被引量:10
5
金熙德.
“普通国家化”:日本政治与外交行为方式演变趋势的全面审视——为《冷战后日本的“普通国家化”与中日关系的发展》所作序言[J]
.东疆学刊,2006,23(1):55-56.
被引量:2
6
孙立祥.
日本右翼势力的“美英同罪史观”辨正[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6-61.
被引量:4
7
夏安凌.
朝鲜核问题与东北亚安全格局[J]
.太平洋学报,2006,14(1):40-46.
被引量:5
8
黄凤志.
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的多维透视[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40-46.
被引量:9
9
李华.
冷战后韩国的东北亚安全战略构想[J]
.东北亚论坛,2006,15(4):72-76.
被引量:5
10
李虎.
东亚三国近代文化选择与成因考述[J]
.东疆学刊,2006,23(4):12-1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冯昆.
东北亚区域安全:困境、价值与前瞻[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4-48.
被引量:1
2
肖瑶,倪国良.
中日关系中的安全困境[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2):98-103.
被引量:1
3
张元.
东北亚“安全困境”与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J]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8(3):38-41.
4
岳延威.
构建东北亚安全机制的三种理论解读[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1-3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党雅贤.
试析冷战后中日关系中安全困境的成因[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8-29.
被引量:1
2
王俊生.
“安全困境”的形成与缓解——以冷战后东北亚安全为例[J]
.教学与研究,2014(11):18-28.
被引量:7
1
石冬明,朱子娟.
东北亚安全困境与中国和平发展[J]
.理论观察,2011(6):48-49.
2
王灿.
论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成因及解决途径[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4(6):29-31.
3
王仁山.
浅析土地承包纠纷的成因及解决途径[J]
.农村经营管理,2003(6):44-45.
被引量:3
4
傅淑菊.
浅谈越级信访的成因及解决途径[J]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03(6):59-59.
5
齐为群.
朝核危机背后的东北亚安全困境与区域安全机制的建构[J]
.长春大学学报,2010,20(5):77-79.
6
李琳.
当前我国社会信用缺失的成因及解决途径[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4):80-80.
7
杜彬伟.
东北亚安全困境及其建构主义解析[J]
.社会主义研究,2009(2):131-135.
被引量:2
8
陈凌.
以建构主义视角看待中国的和平崛起[J]
.学术探索,2004(9):32-34.
被引量:3
9
韩瑞,乔旋.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中日关系:现状及其路径分析[J]
.理论导刊,2008(3):110-112.
被引量:1
10
后俊.
浅析中日关系发展中的阻碍因素——基于建构主义视角[J]
.魅力中国,2011(17):117-117.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