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88,共8页
Academia Bimestris
参考文献16
-
1生态环境与保护(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2003,.
-
2生态环境与保护(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2004,.
-
3潘岳.《直面中国资源环境危机》[N].《环球日报》,2004年2月6日.
-
4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J].中国国情国力,2003(11):4-8. 被引量:12
-
5牛文元.我国生态环境能力建设任重道远[J].群言,2002(10):12-15. 被引量:4
-
6刘湘溶.忧患·责任·参与——关于如何培养公众环境意识的思考[J].湖湘论坛,2002,15(5):25-27. 被引量:5
-
7周月鲁.《黄河源共生态问题及其防治对策》.黄河生态网2004年10月25日.
-
8扬江.《谁害惨了玛多》[J].新民周刊,2004,.
-
9顾炳枢.沙尘暴:自然对人类的挑战[J].生态经济,2004,20(5):22-27. 被引量:1
-
10《中国高层治水忧思》.《经济参考报》(京),2004年11月1日.
共引文献22
-
1叶振国,刘玉林.探索生态文化之内涵[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z1):82-84. 被引量:1
-
2赵英鸽.新型工业化路径探析[J].社科纵横,2006,21(1):38-39.
-
3宣兆凯.社会环境道德价值观发展阶段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1):109-112. 被引量:15
-
4王杏玲.试论绿色价值观的建构与实现[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2):10-12. 被引量:2
-
5王琦玲.笔记本巨头大举移师中国后的格局及对策[J].IT时代周刊,2005(11):36-37.
-
6董小林,严鹏程.建立中国环境社会学体系的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46-53. 被引量:11
-
7李海舰.基于软资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硬资源的约束到软资源的突破[J].中国经济问题,2005(5):27-35. 被引量:15
-
8王杏玲.对21世纪大学生进行现代生态文化教育的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6(9):164-166. 被引量:3
-
9张新蕊.音乐艺术及其环境教育价值[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4):63-67. 被引量:1
-
10田青,云雅如,殷培红.中国环境教育研究的历史与未来趋势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1):130-134. 被引量:27
同被引文献10
-
1刘世海,刘玉.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S2):9-11. 被引量:2
-
2武杰,康永征.生态危机的经济学思考[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6):10-15. 被引量:4
-
3黄爱宝.“生态型政府”初探[J].南京社会科学,2006(1):55-60. 被引量:128
-
4刘祖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种“话语”解读[J].江汉论坛,2006(7):22-26. 被引量:3
-
5邓彦.生态危机呼唤循环经济[J].商场现代化,2006(07X):124-125. 被引量:1
-
6谭好哲.理论原创:思维与问题(专题讨论)——理论创新的三个维度[J].学术月刊,2007,39(2):5-8. 被引量:17
-
7[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
8黄劲松.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化技术创新[J].生态经济,2007,23(12):54-56. 被引量:18
-
9曹孟勤.欲望消费与生态危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1):58-62. 被引量:17
-
10高小平.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生态行政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4(5):45-49. 被引量:100
-
1袁方,孙树菡.一年事故损失两千亿?[J].南风窗,2002(16):27-29. 被引量:1
-
2杨朝飞.加强行政复议 推动环境公平[J].环境保护,2008,36(7):36-40.
-
3余剑英.清洁生产与经济发展[J].上海企业,1996,0(5):38-39.
-
4高涛.污染治理对策研究——以大气治理为例[J].生态经济,2009,25(2):165-168. 被引量:4
-
5借环保之力 行创新之路[J].汽车制造业,2006(3):1-1.
-
6白长虹,武永红.绿色化:从制造业到服务业[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22(12):40-42. 被引量:3
-
7谢守红.珠江三角洲资源、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4):41-43. 被引量:8
-
8梁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和展望[J].金融发展评论,2010(5):103-112. 被引量:5
-
9孙国良,杨洪印,程焕珍.加强水泥企业环保综合治理 减少污染物排放[J].散装水泥,2007(6):29-32.
-
10焦化:循环经济成就优势企业[J].广西节能,2014(3):3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