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检验检疫科学》
2006年第3期6-8,共3页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Science
二级参考文献7
-
1Flening D W. Pasteurized milk as a vehide of in fection in an outbrak of listeriosis J. New Engl J Med, 1985,312:404 - 407.
-
2杜蔷.内化素基因扩增技术检测生肉中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氏菌[J].首都报,1995,1(专刊):87.
-
3GB4789-1994.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S].,..
-
4.ATB Expression全自动鉴定及药敏测试仪试剂使用手册[Z].法国生物-梅里埃,..
-
5冉陆.食源性致病菌及其而药性[J].预防医学文摘信息,2000,7(5):609-609.
-
6.Henrik C WHO沙门菌及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监测培训班[Z].,2001,4..
-
7陈太基,封幼玲,戴建华.南京地区6类食品中李斯特菌污染状况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0,16(1):45-46.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8
-
1新闻集锦[J].电子产品世界,2005,12(02A):116-116.
-
2赵晋,杨小蓉,薛晴,辛又川,刘金秀,许建强,王余华.四川省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污染监测[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22(3):256-258. 被引量:19
-
3王冰,扈庆华,石晓路,李庆阁,郑琳琳,林一曼,张顺祥,林世平,邓辉萍.食品污染产单核李斯特菌不同检测方法学评估[J].中国热带医学,2007,7(4):506-507. 被引量:2
-
4刘燕,汪永禄,陶勇,石志峰,王利.食品中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状况的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5):2841-2843. 被引量:2
-
5吕添,武海涛,曹正茂,王小红.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iap基因的克隆、表达与p60蛋白的纯化[J].食品科学,2010,31(11):157-161. 被引量:3
-
6吕添,曹正茂,武海涛,王小红.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p60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J].食品科学,2010,31(23):160-163. 被引量:3
-
7李素娥,刘岩.关于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污染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6):1582-1582. 被引量:2
-
8卢建初.改进和普通SS平板不同保存期限的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6):1613-1614.
同被引文献14
-
1梁锐萍,胡慧强,黄素珍.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测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5,26(4):44-46. 被引量:9
-
2吴福平 邵景东 高媛媛.Mini-VIDAS和API试验条快速筛检单增李斯特菌.江苏检验检疫科技,2005,2:56-57.
-
3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30-200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S].中国,2003,08,11.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T0184.1-2005《进出口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方法》[S].中国,2005,5,20.
-
5林彩华,曾梅锦,许如苏,陈冠武.比对试验中李斯特菌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9):1694-1695. 被引量:1
-
6骆玲飞,王小光,刘继倩,汪萍,张颖华,陈秀华,欧阳霖.部分市售农副产品李斯特菌污染情况调查及毒力基因检测[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0,22(3):275-277. 被引量:8
-
7顾振华.食品中李斯特氏菌研究进展[J].上海预防医学,2001,13(3):136-138. 被引量:22
-
8王刚,邱阳.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及其快速检测[J].微生物学杂志,2001,21(1):52-53. 被引量:10
-
9陈敏,王颖,顾其芳,李洁.食品中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1,11(3):286-287. 被引量:8
-
10苏静,于烽,刘艳,远雪梅,马鑫.单增李斯特氏菌国家标准检验方法的验证与探讨[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5,30(4):80-8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4
-
1王丽芳,陈飞.进口冷冻鸡翼尖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与鉴定[J].医学动物防制,2008,24(1):60-62. 被引量:4
-
2张艳超,雷应,杜臻嘉.李斯特菌比对试验分析与探讨[J].检验检疫科学,2007,17(6):42-44.
-
3邓建英,孙旭峰,谢洁芬,幸芳.金标试纸法快速检验李斯特氏菌探讨[J].广东化工,2008,35(9):132-134. 被引量:2
-
4郭瑞军,秦政.食品中李斯特氏菌的分离鉴定[J].食品安全导刊,2020(22):55-57.
二级引证文献6
-
1高宏伟,徐彪,朱来华,肖西志,郑小龙,梁成珠.应用LAMP检测方法检测肉制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0,1(1):12-17. 被引量:12
-
2杨玉军,刘衡川,余倩,汪川.适用于灾区现场的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2):2350-2352.
-
3段霞,赖卫华,张莉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9,30(15):281-284. 被引量:6
-
4权玉玲,苏诚玉,张元国,兰光,申艳琴,张璟.甘肃省部分地区各类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9):2150-2151. 被引量:12
-
5雷鸣,尹俐,何冰,王亮,黄世美.南宁市193份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4,30(6):649-651. 被引量:2
-
6刘海霞,许燕,杨祖顺,汤晓召,邹颜秋硕,国译丹,范璐.2010~2016年云南省熟肉制品和餐饮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调查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10):3768-3772. 被引量:13
-
1唐敏莉,刘敏娟,孙钊,黄金文.牛乳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乳品工业,1994,22(3):113-115.
-
2水产加工[J].南方水产科学,2001,3(11):36-41.
-
3毛慧玲,彭娟,孙少发,黄鹃,欧阳涟.大豆异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34(2):274-278. 被引量:4
-
4井婷婷,金露婉.振荡时间与静置时间对纺织品pH值检测结果的影响[J].纺织标准与质量,2011(5):41-45.
-
5ScxottRussell,盛维新.单核细胞增生李氏杆菌有强大的抵抗力[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1997(5):40-42.
-
6易新华.白酒中总酯测定方法的探讨[J].酿酒科技,2008(7):120-121. 被引量:15
-
7刘立存.低聚木糖 安全功能性食品配料[J].食品安全导刊,2012(11):52-53. 被引量:1
-
8谭莎莎.甜蜜素快检试剂盒的适用性[J].大科技,2014(7):336-336.
-
9李蓉,赵亚双,姚振江,唐敏莉,刘敏娟,孙钊,黄金文.牛乳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出与其卫生学意义[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4,13(3):162-163. 被引量:5
-
10束彤.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白酒中的锰含量[J].标准化报道,2000,21(5):2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