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与素质教育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5,共2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参考文献3
-
1侯运长.邓小平发展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
2中国教育部.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
3蒋国华.“素质教育”的由来及其意义[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7,15(1):41-46.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11
-
1张兵,李力.实施素质教育中出现的几种模糊认识的思考[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1,3(z1):77-79.
-
2李坊穗,刘书亮.应试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是莫须有的——素质教育问题及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探索之(一)[J].文教资料,2006(35):49-50. 被引量:3
-
3王李.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兰州学刊,2004(4):288-288. 被引量:3
-
4张国荣.“素质教育”英译述评[J].中国翻译,2005,26(2):88-90. 被引量:4
-
5李奕萍,钱小芳.论高校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3):116-118. 被引量:4
-
6蒋国华,孙诚.再论“素质教育”与教育改革[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15(6):39-43.
-
7杨淑香,朱晓华.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1,8(28):147-147.
-
8王小飞.略议“创新型”教育目的观——师范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15(S1):20-22.
-
9屠德雍,鲍健强.关于“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J].高教与经济,1997,0(4):10-15.
-
10杜文慧,朱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研究进展[J].学理论,2012(34):245-246.
-
1刘邦凡,李重华.邓小平理论与素质教育浅论[J].教育探索,1999(6):3-4. 被引量:1
-
2王素青.谈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的要求[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09(5):6-7.
-
3詹显良.云南教育改革发展30年[J].云南教育(视界),2008(19):39-42.
-
4沈宝祥.改革开放促进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J].政工研究文摘,2008(6):32-34.
-
5田友江,赵微.关于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思考[J].新教育(吉林),2012(4):55-56.
-
6新的伟大革命——中国改革开放30年[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8(21).
-
7沈志泓.狠抓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时代[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4(S2):3-14.
-
8汤红兵.壮丽的史诗 华彩的乐章——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教育发展巡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2008(10):4-6.
-
9王亚玲,玉季平.网络经济时代呼唤创新与学习[J].黑龙江档案,2006(2):50-50.
-
10晓明.巩固和发展我校教育革命的胜利成果[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2):1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