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2-63,共2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二级参考文献11
-
1董俊虹.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语篇衔接与连贯的错误分析[J].外语教学,1999,20(1):84-87. 被引量:48
-
2陈新仁.话语联系语与英语议论文写作:调查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5):50-54. 被引量:118
-
3何安平.学生英语拼写错误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3):199-205. 被引量:131
-
4[1]Krashen, S. Writing: Research, Theory, and Applications[M].Oxford: Pergamon Institute of English, 1984.
-
5[2]Byrne,D. Teaching Writing Skills[ M]. Longman.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88.
-
6[3]Lynch,T. Communicat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
7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114-121.
-
8Campbell, Kim. Coherence, Continuity and Coherence[M].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1995.203 - 289.
-
9Enkvist, Nils, Coherence and Composition [M]. ABO AKADEMI: Pub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Institute, 1985. 120-167.
-
10Halliday M. A. K. &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1976. 58-201.
共引文献57
-
1张英.从主体认知规律看传统外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更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3(S1):76-83. 被引量:5
-
2罗明礼.国外外语写作教学法之回顾[J].国外理论动态,2008(11):96-99. 被引量:19
-
3梁裔斌.谈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86-87.
-
4何蔚涵.语篇连贯与衔接在高职英语写作中的应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9):107-108. 被引量:1
-
5王淑雯.语篇衔接的错误分析及其对写作教学的启示——一项基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写作部分的调查[J].大家,2011(16):139-140.
-
6李久亮,郭平建.浅谈大学生英语作文中的逻辑连接错误[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S1):153-156.
-
7程晓堂,王琦.从小句关系看学生英语作文的连贯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6(4):292-298. 被引量:72
-
8胡壮麟.语篇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1,22(1):3-10. 被引量:289
-
9孟玮雯,李珺.关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思考[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6(3):88-90. 被引量:1
-
10王莹.文化差异对英文写作的影响[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7(4):205-205.
同被引文献45
-
1周传方.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3):43-43. 被引量:4
-
2马广惠,文秋芳.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4):34-39. 被引量:746
-
3贾爱武.英语写作教学的改进:从成稿写作法到过程写作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21(5):75-78. 被引量:87
-
4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 被引量:932
-
5李志雪.从语义连贯角度谈如何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3(3):51-54. 被引量:41
-
6韦琴红,杨宇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刍议[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1):180-182. 被引量:1
-
7张省林.英语写作心理障碍及其调适——过程写作法教学中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5):24-27. 被引量:91
-
8邹皎,姚璐璐,文波.试论反思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7):143-145. 被引量:6
-
9常红梅.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1(2):63-67. 被引量:18
-
10蓝卫红.唯物辩证法联系观与英语反思性教学层面的提高[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4):60-6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13
-
1杨艳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创新模式[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2):94-96. 被引量:17
-
2王茹.试析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9(15):119-121. 被引量:5
-
3刘真真.反思性教学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应用的分析研究[J].内江科技,2011,32(1):78-78.
-
4匡华.反思性教学在高职综合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2(3):142-143. 被引量:1
-
5王东洋.大学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107-108. 被引量:2
-
6李永田.谈外语写作技能的培养[J].科技风,2014(1):178-178.
-
7谭洪进,殷炳兰.英语写作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2):138-140. 被引量:9
-
8李少娟.反思性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35):67-68.
-
9曹琳.大学英语写作翻转课堂的思辨能力培养策略[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7,19(6):635-637. 被引量:6
-
10邓小燕.反思性教学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8,0(42):58-58.
二级引证文献40
-
1佘佼屿.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12):58-59.
-
2彭兰格.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智慧,2017,0(28):63-63.
-
3李小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2(10):46-46. 被引量:1
-
4朱东阳,姚宝梁.利用评价量规,促进英语写作教学[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0(6):19-22. 被引量:2
-
5常亮,丁亮.教师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探究[J].文学与艺术,2010(6):181-182.
-
6范杰.高等农业院校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1(4):66-68.
-
7刘春霞.浅谈模因论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189-190.
-
8王贵平,李洁.探析高中英语开放性写作教学方法[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9):114-115. 被引量:3
-
9张瑶.论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神州,2013(9):138-138.
-
10白秀敏.系统功能语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29(4):10-12. 被引量:1
-
1蒋雪梅,任新成.有效教学理念下的作业设计[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0(5):31-32. 被引量:18
-
2Reflection[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6(20):2-2.
-
3朱明德.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育人理念概述[J].人民教育,2005(6):18-19. 被引量:1
-
4周勤.幼儿园创造教育课程的构建与研究[J].教育家,2004(6):32-35.
-
5祝雪霏,Don Gallerg.Michael Ryan:为爱而书[J].东方艺术,2010(9):152-153.
-
6冯向东.“活”出英语教学的实效[J].考试周刊,2009(50):138-138.
-
7孙研.妙语一点通[J].考试与评价(英语中考专刊),2014(12):21-21.
-
8沈烨.Learning to Teach Is a Process of Reflection[J].校园英语,2015,0(36):195-195.
-
9恩惠.人做事,天在看[J].天风,2011(9):63-63. 被引量:1
-
10游学民.新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隐性教育[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32(2):81-85. 被引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