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曾巩对韩愈诗歌的接受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之初的学韩思潮中,曾巩诗法韩愈,继承了韩愈“气盛言宜”、“不平则鸣”的主张,以文为诗,以赋为诗,继欧阳修之后,对宋调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作者
倪惠颖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韵文学刊》
2006年第2期69-72,共4页
Jou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
关键词
曾巩
韩愈诗歌
接受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北宋)欧阳修著],李逸安.欧阳修全集[M]中华书局,2001.
同被引文献
10
1
王友胜.
曾巩诗歌疾病书写的多重隐喻及其消解[J]
.江西社会科学,2021,41(4):135-140.
被引量:6
2
李艳敏.
谈曾巩诗歌的散文化倾向[J]
.飞天,2011(24):15-16.
被引量:1
3
张一南.
汉唐诗歌中两种比喻模式的交替演进[J]
.文学遗产,2012(1):39-48.
被引量:4
4
于广杰.
曾巩尚意诗学思想及诗歌风貌[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6(4):50-55.
被引量:1
5
唐亚飞.
从滁州唱和看欧阳修与曾巩的诗歌交游[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1):62-65.
被引量:1
6
喻进芳,常毓晗.
论曾巩诗歌意象的特征[J]
.滁州学院学报,2019,21(3):35-41.
被引量:1
7
周安邦.
家国情怀溢韵坛——曾巩诗歌的忧国怀民意识[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3):223-226.
被引量:1
8
谷曙光.
被遮掩的诗名和影响力——论宋代古文大家曾巩的诗歌创作[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34(2):152-161.
被引量:1
9
叶晔.
《齐州吟稿》与曾巩地方诗歌的存录方式[J]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0,11(3):73-82.
被引量:1
10
黄阳辉,赵军伟.
从比喻模式运用论曾巩的诗学风格[J]
.西部学刊,2020(18):148-15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吴昌林,张蕊.
自然与人工之美的融合——以R值分析曾巩宦齐诗歌中的泉意象[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2,31(9):24-31.
1
王京州.
杜甫以赋为诗表现论[J]
.贵州文史丛刊,2007(3):25-27.
2
阿正.
“欧阳子,今之韩愈也”——略述欧阳修对韩愈古文运动的发展[J]
.现代中文学刊,2001(6):22-24.
3
王维国.
词缘何独盛于宋[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5(3):113-116.
4
雷军良.
论苏轼的美学思想[J]
.芒种,2014(5):185-186.
被引量:1
5
乌仁图雅.
欧阳修对“气盛言宜”说之发挥与创新[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9(6):33-34.
6
沈章明.
论苏轼以赋为诗的艺术表现[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5):176-180.
被引量:1
7
马言.
白居易以赋为诗[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6(1):35-37.
8
杨玲玲.
“文以气为主”与“气盛言宜”之比较[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7-28.
被引量:1
9
丁红平.
简论韩愈写作观[J]
.钦州学院学报,2013,28(7):22-25.
10
谢迟.
韩愈“不平则鸣”与“气盛言宜”的文学创作观[J]
.青年时代,2014,0(17):25-26.
中国韵文学刊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