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9-132,共4页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二级参考文献24
-
1本刊编辑部.关注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新变化——社会学者孙立平教授问答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1(5):109-117. 被引量:7
-
2刘川鄂.“池莉热”反思[J].文艺争鸣,2002(1):39-43. 被引量:50
-
3唐文明.现代人的道德追求[J].读书,1999,0(8):144-149. 被引量:9
-
4陈昕.消费文化:鲍德里亚如是说[J].读书,1999,0(8):150-155. 被引量:45
-
5王晓明.从“淮海路”到“梅家桥”──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转变谈起[J].文学评论,2002(3):5-20. 被引量:91
-
6马航飞,张光芒.自恋与狂欢:90年代的几种“欲望叙事”模式[J].山东社会科学,2005(2):61-65. 被引量:4
-
7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
8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北京:三联书店,1997..
-
9韦伯.学术与政治[M].北京:三联书店,1998..
-
10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35
-
1傅元峰.启蒙的学术与学术的启蒙——论张光芒的文学研究及批评实践[J].文艺论坛,2024(1):26-30.
-
2杨利景.游离与缺失——论张者的长篇小说《桃花》[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116-120. 被引量:1
-
3索邦理.论大众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学的世俗化[J].作家,2008,0(20):163-164.
-
4吕小焕.在理性和欲望的夹缝中行走——从近期短篇小说看当代人的精神困境[J].当代文坛,2005(2):53-55. 被引量:2
-
5贺绍俊.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当代文学现象[J].文艺研究,2005(3):11-17. 被引量:21
-
6楼岚岚,张光芒.期刊改版与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转型[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3):71-82. 被引量:7
-
7贺仲明.意识形态的回归——转型中的新世纪初中国文学思潮[J].山东社会科学,2006(5):32-35. 被引量:5
-
8李明德,张英芳.文学职能及作家身份刍议[J].唐都学刊,2006,22(2):58-63.
-
9杨红旗.伦理批评的一种可能性——论小说评论中的“叙事伦理”话语[J].当代文坛,2006(5):74-75. 被引量:14
-
10黄声波.权力镜像的拆解与迷局——世纪之交官场小说研究述评[J].中国文学研究,2007(2):122-125.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21
-
1黄应全.解构“身体写作”的女权主义颠覆神话[J].求是学刊,2004,31(4):91-95. 被引量:20
-
2彭亚非.“身体写作”质疑[J].求是学刊,2004,31(4):95-97. 被引量:20
-
3李云雷.小说如何切入现实[J].朔方,2009(9):117-120. 被引量:1
-
4扬.维尔纳.穆勒.民粹主义里没有“人民”[J].南风窗,2013(10):93-93. 被引量:2
-
5究竟什么是纯文学[J].文艺理论研究,2002(4):91-91. 被引量:3
-
6蔡翔.何谓文学本身[J].当代作家评论,2002(6):31-42. 被引量:98
-
7谢有顺.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兼谈东西的《后悔录》[J].南方文坛,2005(4):34-43. 被引量:49
-
8韩美群.现代犬儒主义思想及其负面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2):20-22. 被引量:9
-
9张光芒.欲望叙事的溃败:从“个体写作”到“身体写作”[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4):126-129. 被引量:4
-
10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70页.
-
1张光芒.论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三次转型”[J].当代作家评论,2004(5):4-18. 被引量:28
-
2周晓燕.喧哗中的寂静——当前文学的创作和批评与读者的关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20(6):99-103.
-
3李刚.浅谈余华小说创作转型的表现[J].新课程(下),2010(10):77-77.
-
4丁丽珍.丁玲对于“五四”启蒙传统的坚守与疏离——试以“五四”到延安时期丁玲笔下几位女性形象浅析[J].青春岁月,2011,0(10):50-50.
-
5张法.百年文学三次转型浅议[J].天津社会科学,1998(1):70-76. 被引量:4
-
6王泉根.儿童观的转变与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三次转型[J].娄底师专学报,2003(1):68-73. 被引量:23
-
7黄一农.“温都里纳”“汪恰洋烟”与“依弗哪”新考[J].曹雪芹研究,2016(4):33-46. 被引量:5
-
8张晓琴.近三十年中国作家的知识分子立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7(3):38-43. 被引量:2
-
9刘臻.张爱玲小说对“五四”文学的继承与深化[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1(3):55-56.
-
10周小青.“岔路口”的抉择——安德烈·布林克文学创作的三次转型[J].外国文学动态,2015(5):50-56.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