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岭南文史》
2006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Lingnan Culture and History
同被引文献9
-
1樊浩.“人文素质”的教育形态及其知识生态[J].教育研究,2005,26(8):9-15. 被引量:31
-
2石亚军.论人文素质教育的“332架构”[J].中国高等教育,2006(19):26-29. 被引量:24
-
3刘卓红,陶日贵.发展:在事实与价值之间——近代以来发展哲学的演变逻辑[J].哲学研究,2006(11):107-111. 被引量:4
-
4赵剑英,吴波.建设文化大省 促进广东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8):89-97. 被引量:3
-
5(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冯克利.学术与政治[M]三联书店,1998.
-
6霍秀媚.广东的改革开放与岭南文化[J].岭南学刊,2008(5):26-29. 被引量:12
-
7王泉.发展理论视阈下的科学发展观[J].社会主义研究,2010(1):21-24. 被引量:4
-
8程恩富,王中保.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理论探讨[J].前线,2010(4):11-13. 被引量:7
-
9李宗桂.人文精神建设之若干难题[J].学术研究,2003(2):5-9. 被引量:8
-
1肖云儒.弘扬民族精神要有创新思维和世界眼光[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2):73-75. 被引量:2
-
2左定超.高度自觉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民主,2011(11):7-10.
-
3杨福寿.科学发展观视阈中的文化软实力[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60-62.
-
4刘爱河.提高民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思考[J].晋中学院学报,2008,25(2):47-49. 被引量:1
-
5李代.展示东方国际时尚魅力,打造时尚传媒大奖雄风[J].中国服装(北京),2005(17):9-9.
-
6陈晓声.社会转型期促进与外来文明交流的新思维[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7-9.
-
7武玮,田廷广.现代生活方式渗透下非遗保护中公众自觉参与浅析——以羌族异地安置区直台村CJ古羌婚俗为例[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3):78-82.
-
8雒庆娇.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公众的文化自觉与甘肃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发展,2013(10):79-80. 被引量:3
-
9祁奕静.试论文化惠民工程的实践与探索-活动为例试论文化惠民工程的实践与探索[J].福建歌声,2015,0(6):46-47.
-
10吴洁菲,谭振华.非遗保护的归宿:从政府主导到民众自觉——以遂昌石练“七月会”的保护与传承为例[J].丽水学院学报,2016,38(4):1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