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意识流与“意识流向”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墙上的斑点》应如何解读?对主人公意识活动的描写是无“迹”可寻还是有“迹”可寻?它不是小说还是对传统小说的颠覆与解构?文章对这些问题作了探讨,认为意识流小说描写的人物意识活动是具有一定的指向性的;《墙上的斑点》的意识流向是有“迹”可寻的,从主人公整个思绪脉络到其间产生的无数稍纵即逝的思维碎片都有着特定的意识指向;它有其特定的形式和结构,伍尔夫因应表现人物内心错综复杂的意识活动的需要而重建现代小说的形式和结构。
作者 袁素华
出处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2-186,共5页 Academic Foru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弗吉尼亚·伍尔夫.墙上的斑点[M].黄梅,等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
  • 2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M].田平,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 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概念[A].柳鸣九.意识流[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 4弗吉尼亚·伍尔夫.普通读者I[M].马爱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 5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子,本涅特先生和布朗太太及其他[M].贾辉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 6安德鲁·桑德斯.牛津英国简明文学史[M].谷启楠,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14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