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农资》
2006年第6期49-51,共3页
CHINA AGRI-PRODUCTION NEWS
同被引文献70
-
1肖昕,冯启言,刘忠伟,王华.重金属Cu、Pb、Zn、Cd在小麦中的富集特征[J].能源环境保护,2004,18(3):28-31. 被引量:32
-
2杨学举,屈平,张彩英,刘广田.小麦A型淀粉粒大小对淀粉特性及面包品质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27(5):1-5. 被引量:11
-
3侯碧辉,陈春涛,马利之,杨炳忻.物理农业——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J].环境保护,2004,32(9):49-51. 被引量:11
-
4曹强.小麦面粉营养成分与出粉率之间的关系[J].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3(3):69-72. 被引量:10
-
5刘华山,韩锦峰,曾涛,张保全,杨素勤,孟凡庭,张玉丰.饼肥与化肥配施对烤烟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5,26(1):14-16. 被引量:25
-
6凌启鸿,张洪程,戴其根,丁艳锋,凌励,苏祖芳,徐茂,阙金华,王绍华.水稻精确定量施氮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2):2457-2467. 被引量:364
-
7武艳菊,宋祥伟,刘振学.硅肥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磷肥与复肥,2006,21(3):55-56. 被引量:18
-
8朱科学,朱振,周惠明.小麦胚芽油及胚芽蛋白质国内外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06,19(7):6-9. 被引量:27
-
9张耀鸿,张亚丽,黄启为,徐阳春,沈其荣.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产量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比较[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5):616-621. 被引量:168
-
10孙岩,尚力.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发展研讨会将在津举办[J].农机科技推广,2006(10):14-1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6
-
1丁晓红,王代殊,黄广学,侯碧辉,吉元,韩守振.对施用399植物生长剂的小麦特征的电镜观察[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33(9):970-974. 被引量:2
-
2肖心明.物理农业技术对我国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性及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7992-17993. 被引量:7
-
3刘凤艳,侯碧辉,丁晓红.施用纳米肥料对小麦微结构和营养品质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37(2):314-320. 被引量:5
-
4钱银飞,彭春瑞,刘光荣,邱才飞,邵彩虹,陈先茂,谢江,邓国强,杨震,马国辉,刘键,任天志.纳米增效尿素不同用量对杂交中稻‘中浙优1号’生长发育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69-75. 被引量:5
-
5李江.生物有机肥在烤烟种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10):170-175. 被引量:7
-
6李丽.我国物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5(16).
二级引证文献26
-
1刘凤艳,侯碧辉,丁晓红.施用纳米肥料对小麦微结构和营养品质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37(2):314-320. 被引量:5
-
2丁红.科里奥利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4):21-22. 被引量:1
-
3孙金霞,张绍英.农业技术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关键[J].中国科技博览,2011(36):251-251.
-
4王宝林,梁太波,张艳玲,周汉平,尹启生,张仕祥.纳米碳溶胶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J].烟草科技,2013,46(9):72-75. 被引量:6
-
5董妮娜,李敏.浅谈物理技术在农业新科技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3,33(11):20-20. 被引量:1
-
6赵彬煜,聂龙飞,柳佳柱,温晔倩,孙光闻.纳米材料处理对绿豆、红豆芽苗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蔬菜,2014(9):27-29.
-
7周劲松,赵东兴,陈林杨.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在南药发展中的应用现状[J].热带农业科学,2016,36(11):111-115.
-
8吴轶凡,王发鹏,邱忠智,安启菲,王玲,黄承艳,李洪,尹显慧.有机微肥在烤烟大田示范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农业科技,2017(2):6-7. 被引量:2
-
9张坤.我国的物理农业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6):281-281.
-
10詹刚,邓强,王华成,陈松,彭知俊,汤红印,陈杰.水城县有机烟叶施用不同有机肥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7(3):2-3.
-
1孙岩,孙学亮,陈德强.金禾山生物肥料在水稻上应用效果试验研究[J].科技信息,2007(36):317-317. 被引量:2
-
2王艳红.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物理农业大有可为[J].农业工程,2015,5(3).
-
3王艳红,胡伟.现代物理农业工程的创新与发展[J].农业工程,2015,5(S1):1-10. 被引量:4
-
4刘明伟.物理农业实用技术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2):60-61. 被引量:3
-
5陈瑞,汪彦欣,吴燕君,汪爱娟,洪文英,洪奎贤.不同浓度五氟·氰氟草油的除草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2,53(7):999-1001.
-
6王俊生,李增强,刘须领.菜农使用农药存在的几个问题[J].现代农村科技,2009(21):20-20.
-
7周伟艳.物理农业技术在朝阳市的应用状况[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7):77-78. 被引量:1
-
8韩大鹏.物理农业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发展优势[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0(10):27-28. 被引量:3
-
9王学进.浅谈水土保持工程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4(8):125-125. 被引量:1
-
10王驾清.大力发展物理农业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J].上海农业科技,2012(3):17-17.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