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市民社会的法治意义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以对市民社会的理解为基础,分析了西方市民社会的发展历程及其与政治国家相对立的一系列特征,提出市民社会对于法治传统形成所起的关键作用。同时分析了我国当今法治建设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市民社会的不完善。
作者 高扬
出处 《前沿》 2006年第8期121-123,共3页 Forward Pos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21.
  • 2[英]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J].国外社会学,1994,(2).
  • 3[美]魏斐德.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争论—西方人对当代中国政治变化的思考[A].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18

同被引文献1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